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四十五
萬戟森嚴細柳營,
信威獨許漢將軍。
誰知袖隱屠龍手,
卻把蒿枝箭策勛。
萬戟森嚴細柳營,
信威獨許漢將軍。
誰知袖隱屠龍手,
卻把蒿枝箭策勛。
像細柳營那樣有萬把兵器守衛,戒備森嚴,只有漢朝的將軍周亞夫能擁有這樣令人信服的威嚴。誰能想到那袖子里藏著屠龍本領的人,卻用蒿草當作箭來策立功勛。
萬戟森嚴:形容軍隊戒備森嚴,戟是古代兵器。
細柳營:西漢周亞夫屯軍之地,軍紀嚴明。
信威:令人信服的威嚴。
漢將軍:指周亞夫。
屠龍手:比喻有高超技藝或本領的人。
蒿枝箭:用蒿草當作箭,比喻看似平凡的手段。
策勛:記功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表達禪理。作者創作此詩可能是為了借歷史典故和形象的比喻,向世人傳達一種不以外在形式論英雄,真正有能力者能用平凡手段創造非凡的禪理。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因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
這首偈頌主旨是強調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依賴外在的聲勢,而能用平凡方式建立功勛。其特點是用典生動,對比鮮明,以簡潔語言蘊含深刻哲理,在禪理文學中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惆悵荊州牧,新詩此見招。渚花無落日,岸水□平潮。寒雨沽琴岳,春風試洞簫。盤云雙白鶴,似欲待王喬。
萬木邊江葉盡稀,玉人初抱五經歸。懸知后夜趨庭夢,長共孤云斷續飛。
猶記京華曾笑遇。袞繡云裳,盡顯花王富。紫艷一枝仍似故,仙花不共凡花語。池館春風何處去?;仡櫴辏氖麦@無數。莫問燕鶯當日誤,銜杯且為花枝賦。
春寒峭峭過王師,都出南門送鼓旗。嶺海鯨鯢就誅日,江湖鴻雁欲歸時。參差帆葉開溪舫,顛倒梅花落硯池。多病杜陵頭白盡,每因送客賦新詩。
秦淮柳影中,使舫背歸鴻。建業山河壯,南交節制通。襟涼乘海氣,家遠待秋風。仍歲頻銜命,詩囊夜吐虹。
握別長安幾歲星,人間離合總飄萍。儒臣使節移梁苑,病客歸驂出漢庭。臥久山中芳草綠,書來河上片云青。聞今正有宣房役,報國無然賦采苓。
一童一鶴住西湖,千古高風識畫圖。水影月香成絕唱,苦吟猶自擁寒爐。
荒亭秋日沉,獨坐白頭吟。為郡殊無味,歸田素有心。鵲翻楓葉亂,蛬響菊叢深。微物休相聒,幽懷老不禁。
東家歸人買田地,西家歸人置歌妓。先生亦是歸來人,完名怕著黃金累。教兒但守舊茅堂,鬼瞰不能低可住。先生高壽卻瞰人,東田不存西妓去。
預向離邊把一杯,黃花多意已能開。不憂風雨明朝阻,懶逐時人斗折來。
縱令朝籍許從容,只合青山學老農。帝謂橐中無薏苡,誰從匣里識芙蓉。門人著辨稱非馬,邑子矜名笑似龍。若論此生寧不幸,與君旗鼓數相逢。
湖上新晴人競游,幽懷無處領清秋。夕陽送盡歌船了,始放鐘聲出寺樓。
摩詰愛輞川,冥寞托云山。九原思歸心不死,鄉人起冢葬衣冠。昭馀迢遞三千里,風馬云車寄游趾。煙襟水佩來仿佛,我固知君死非死??妥渝渍髡咕?,飽看萬山作飆駛。奠君椒漿誦君詩,松韻泉流猶在耳。西風陌上野鳥啼,草色侵碑眼欲迷。時人莫輕三尺土,峨峨應與太行齊。木葉紛紛覆行跡,王孫寂寞今猶昔。翌年春色眼中開,夢覺吟筇起夜臺。月明萬樹梨花雪,想見幽魂獨往來。
相逢坐上客,俱是此鄉人。重見兵前面,能全竄后身。月遲疑夜短,風乍覺寒新。為訴窮途事,都忘語意頻。
太仆新調試錦韉,九重日色照連錢。春來興慶池邊路,偏稱宮中軟玉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