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峽謠五首 其四 飛來寺
辛苦湞江水,晨潮接暮潮。
飛來金碧影,劫火不曾燒。
辛苦湞江水,晨潮接暮潮。
飛來金碧影,劫火不曾燒。
湞江水奔騰不息,十分辛苦,從早到晚潮起潮落接連不斷。飛來寺金碧輝煌的身影,歷經戰火劫難卻未曾被燒毀。
湞江:水名。
晨潮接暮潮:形容江水潮起潮落不間斷。
飛來:指飛來寺。
金碧影:指飛來寺金碧輝煌的樣子。
劫火:佛教語,指世界毀滅時的大火,后泛指災難之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飛來寺歷史悠久,歷經諸多朝代變遷與戰火。詩人或許在游覽飛來寺時,看到歷經劫難卻依然保存的寺廟,結合日夜奔流的湞江水,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通過湞江水和飛來寺展現時光流轉與歷史滄桑。其特點是意境深沉,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與自然的獨特感悟。
和風扇楊柳,古殿肅輕陰。釋我樊中慮,諧君方外心。鈞天疑度曲,流水自成音。恐別仙源去,飄飄不可尋。
諸老收聲盡,佳城又到公。蒼天那可問,吾道竟成窮。旌卷莆田雨,簫橫霅浦風。今年襟上淚,三哭萬夫雄。大使交旃日,元戎解甲秋。先鳴驚眾寐,孤憤壓群咻。羽翼新鴻鵠,聲華舊斗牛。斷橋亡恙否,落月照寒流。
得意寧因絹素墻,天然一筆莽蒼蒼。歸途湖上看三竺,未似新篇醉雪堂。
紅窗女伴互推排,只要檀郎笑口開。況是可兒能不愛,盡消癡妒等卿來。
流觴亭子鳳山阿,都護行春小隊過。笑擲金錢花底醉,玉簪彈出《白翎歌》。
嶺表無山水,丹峰尚可游。百重環錦嶂,千仞起蜃樓。話月松苔古,披云鳥道幽。賢豪饒逸韻,登眺自優悠。
屠狗販繒皆國士,種瓜邵子自無能。東門亦是真王土,誰信田橫海上行。
南浦逢君處,相看各問津。乘槎元有漢,懷璧故無秦。帶礪千年地,風波萬里身。東風淮水上,古廟不勝春。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交親散落如云。又豈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莼。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去年雪花白,長亭送行客。今年綠草新,空閨憶遠人。嫁君才一秋,別君如十春。篋中衣未寄,塞外鴻不聞。相思當面晤,歸期在建勛。君身已許國,妾身已許君。君心唯知盡忠烈,妾心惟知守苦節,遑計生離與死別。
行年方五十,拜職地官曹。面目塵埃染,心神會計勞。效忠期犬馬,愛國惜脂膏。借問東南客,漕兵賣布袍。
揚州女兒雪花命,飄至炎天花不病。禺陽云氣畫為衣,珠海波光懸作鏡。嫁得風流號璧人,關關繡頸日交親。白發爺娘憑養老,生兒那得有金銀。為妻不若為姬妾,拋擲紅顏輕似葉。葉如桃葉有人爭,王郎自解親持楫。世上如無漁色人,阿翁豈免空箱篋。
川原呈伎倆,窈窕斗春晴。溪轉日頻換,窗中山自生。牙檣增水麗,霞氣壓船輕。小鳥何為者,無端是處鳴。
見說焚魚徐學士,青山黃卷臥煙蘿。蓬臺日月論里久,花徑云霞染翰多。興在五湖時放棹,家無十里不鳴珂。金庭仙宇吾將覓,鹿駕邀君一共過。
古木參天叫杜鵑,春愁渾在夕陽邊。看君此畫還三嘆,憶得西江上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