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芋巖疾
二仲浴清肌,三五養妙嬰。
相顧云已斂,待爾月將盈。
化碧既乖期,佇鶴方含情。
獰龍誠就轡,畫虎何足烹。
裊煙自離合,泛舟無回縈。
念彼非心競,釋茲若羽輕。
黃芽抽別穎,金蕊有冬榮。
元笈君已授,勿為吝玉笙。
二仲浴清肌,三五養妙嬰。
相顧云已斂,待爾月將盈。
化碧既乖期,佇鶴方含情。
獰龍誠就轡,畫虎何足烹。
裊煙自離合,泛舟無回縈。
念彼非心競,釋茲若羽輕。
黃芽抽別穎,金蕊有冬榮。
元笈君已授,勿為吝玉笙。
像二仲一樣讓身心在清靈中洗滌,如三五之數般涵養著精妙的元氣。彼此相望,云朵已然收斂,等待著你,月亮即將圓滿。本期待的變化未能如期而至,如佇立等待仙鶴般滿懷深情。兇猛的龍已被馴服,畫的老虎哪值得烹煮。裊裊煙霧自行離合,泛舟前行沒有回環縈繞。想著你并非為名利競爭,放下這些就如羽毛般輕盈。黃芽抽出別樣的新苗,金色花蕊在冬天也能綻放。你已得到了道家的秘籍,不要吝嗇吹奏玉笙。
二仲:指漢代的羊仲、裘仲,這里可能借指修身養性之人。
三五:在道家文化中有特殊含義,常指元氣等。
妙嬰:道家術語,可理解為精妙的元氣、靈體等。
化碧:傳說萇弘死后血化為碧玉,這里可能指期待的變化。
獰龍:兇猛的龍,象征難以馴服的事物。
畫虎:可能象征徒有其表的東西。
黃芽:道家煉丹術語,也可指植物新芽。
金蕊:金色的花蕊。
元笈:道家的秘籍。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與友人交流道家修行感悟之時。當時道家思想可能較為流行,詩人與友人志同道合,關注身心修養和道家的修煉之法。友人可能生病或在修行上遇到阻礙,詩人以此詩表達關切與勸勉。
這首詩主旨圍繞道家修行,勸友人放下世俗,專注修煉。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家文化元素,語言隱晦神秘。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道家思想在文人交流中的體現。
囚龍雨夜裂鞘鳴,萬丈光芒亙煥生。匝地蛟魂泣殘血,何年霜海孕元精。風霆舊破崆峒石,虹月今埋潦淖坑。一自塵寰死薛燭,世無人更識青萍。
行遍高臺到曲池,閑將白發照清漪。未應官舍無幽事,亦有臨流嘯詠時。
野花臨水數枝恨,芳草連天千里情。
雪前雪后梅初動,街北街南酒易賒。身健不妨隨處醉,有家未必勝無家。
萬紫千紅不敢開,先春獨讓嶺頭梅。亭亭玉立天人相,天遣稱尊花國來。
順流船似箭,逆流船似絆。衢睦地勢殊,牽挽程難算。江底清無泥,齒齒白石粲。船石相磨治,犖確冰初泮。深者四五尺,淺或未及半。牽船蹋冰行,挽衣不掩骭。膠淺難施,肩舁雜呼喚。已前而復卻,欲迎或還捍。一灘抵數里,一里或數灘。灘灘行相續,侵曉到日旰。惶恐黯黕名,熟聞心已憚。豈識瀫紋江,驚湍爾許悍。長歌行路難,擊楫發三嘆。
馀霞散漫晚煙浮,長笛風前響欲流。幾點鴉歸遠村樹,一聲人倚夕陽樓。梅花早向江城落,楊柳曾傳絕塞愁。何似神仙騎鶴背,凌空吹徹萬山秋。
野艾乘時加束縛,奮髯嚼齒似能神。偶然抬舉在高處,白眼難堪不視人。
三尺龍淵掌上持,亭亭寒玉照風儀。機云漫自誇年少,又睹云間小陸奇。徑寸驪珠夜色懸,衣裳楚楚畫堂前。抽毫異日蘭臺坐,會學盈川賦渾天。
握手行江曲,寂寞破清談。離愁浩無際,煙波逐征帆。白蘋飄秋渚,青松依石巖。欸乃一聲去,江流暮色涵。回首系篷處,燈火落兩三。泊舟高城下,乘輿當安步。半載重行行,秋來異春去。春山桃柳芳,秋岸荻花暮。停車看不足,霜葉遍紅樹。斜陽照人家,今宵道且住。
農家歲熟兒猶哭,海上兵添賦豈堪。抱病杞人曾過計,春風疑不到天南。
地盡東南障海門,鄉關依舊幾生存。人民顧我無相識,財貨如泉各有樊。萬古山川同旦夕,百年榮落自乾坤。一從度此成衰老,回首何年聽夜猿。又是何年度此關,白鷴見我往來難。江流漁火風煙邈,去國還山天地寬。守道不教心膂易,待時真畏夕陽殘。謬膺師席終無二,俯仰乾坤指急湍。
指月拈花盡宛然,猶嫌相好未完全。如今更覺針神巧,軟似兜羅一樣綿。線縷針鋒總法身,如來早已鑒精勤。為披千佛題名記,屈指于郎第幾人。
眼里山川渺一毫,飄搖大塊失周遭。驚聞五竺飛孤鷲,慘見三蹻斷六鰲!塵劫重重添黑界,陸沈日日撼神皋。無量河畔洹沙數,人物于今有浪淘。
秋風素旐聽虞歌,月落空山叫夜烏。堂上白頭翻哭汝,膝前黃口已成孤。魂依姜被霜華冷,腸斷蘇機血淚枯。寄語閨中髽髻婦,茹哀還慰八旬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