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山舟侍講 其二
憶昔持尊酒,時時共短吟。
月明秋水凈,花落夕陽深。
舊夢中宵覺,離懷隔歲侵。
空余擘窠字,遙見故人心。
憶昔持尊酒,時時共短吟。
月明秋水凈,花落夕陽深。
舊夢中宵覺,離懷隔歲侵。
空余擘窠字,遙見故人心。
回憶過去我們手持酒杯,常常一起吟詩。明月照在清澈的秋水上,落花在夕陽中堆積得更深。過去的夢在半夜醒來,離別的愁緒隔年仍在侵擾。只留下你寫的大字,還能遙想見到老友的心意。
持尊酒:拿著酒杯。尊,同“樽”,酒杯。
短吟:吟詩。
擘窠(bò kē)字:指大字。擘窠,原指篆刻印章時,為使筆畫分布均勻,先在印面上畫好方格。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與梁山舟侍講分別一段時間后,因思念友人而作,在離別期間對往昔相聚時光的懷念和當下離別的愁緒促使詩人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回憶與現實對比,強化思念。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傳統贈友詩的情感表達。
誰家能有此花枝,紫焰凌霜晚出奇。正愛聯芳同一蒂,莫因連璧辨雙姿。容無俯仰偏撩酒,香豈尋常可欠詩。試向高堂占瑞應,會從花外見郊祁。
木橋人初度,云樹尚微茫。持此幽閒意,如聞蘭蕙香。風輕簾欲動,荷靜院生涼。午睡夢方足,一聲清磬長。
墻陰馬鬣禿于童,眼看桃花樹樹紅。春色縱歸猶未辨,與君相對試霜風。
索處真無樂,求朋亦大難。遠人須得伴,耽寂豈忘歡。喜汝能相訪,嗟余已自殘。黃塵紛在眼,且覓幾朝安。
東南有一士,名節貞自完。葆光歸田園,散發懶不冠。白魚入羞饌,取色慈母顏。幽居藏市廛,白日以閉關。客從遠方至,情話憂絕端。酒酣命僮仆,取琴為之彈。希聲入窈眇,忽下雙紫鸞。眷言履昭曠,相期逾歲寒。
誰把青紅線兩條,和云和雨系天腰。玉皇昨夜鑾輿出,萬里長空駕玉橋。
冠蓋無容地,蕭然一郡丞。孤帆下揚子,秋色滿毗陵。白日垂難問,青云傲可憑。汝能勤撫字,夫豈愧飛騰。
來轅去棹自驚頻,七十無多半在陳。寸步家山不歸去,空留猿鶴占青春。喚起春眠恨伯勞,一簪華發不禁搔。緩尋新綠偏疑竹,細數輕紅錯認桃。急雨殘花絕可憐,花如雞肋雨如拳。千金倘贖花枝怨,不為囊空惜一錢。春半寒威不柰衰,一番細雨長青梅。惜花院落從風掃,待燕簾櫳徹曉開。青精飯熟思留客,碧澗芹香可獻君。睡起茶甌風兩腋,功名何啻等浮云。
書冊如仇,舊游渾諱。有懷不斷人應異。千山上去夢魂輕,片帆似下蠻溪水。已共杯酒,長堅海誓。見君忽忘花前醉。從來解事苦無多,不知解到毫芒未。
郭外新移野老家,舊書猶載兩牛車。樽空北海虛耽酒,地薄東陵漫種瓜。小徑沖門分野竹,短籬臨水透溪花。優游行樂元無盡,落魄浮生詎有涯。
平湖漠漠雨霏霏,壓水人家燕子飛。欲向湖東問春色,杏花無數點征衣。
炎光歇中宇,清氣入房櫳。晚荷猶卷綠,疏蓮久落紅。
盆竹當夏茂,經冬亦不凋。疏陰寧礙月,遠意自干霄。
暮煙朝雨莢陵開,環佩珊珊去不回。終古哀蟬將落葉,君王淚灑集仙臺。
伊川別雨入江風,寄窟巴山討易蒙。理出神工心致一,務成天下道歸同。俯看白鳥殘亭外,紛繞煙舟未濟中。世事滔滔復還剝,山林晴翠總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