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其一一四
大地全荒總不憂,
奪饑人食縛耕牛。
衲僧舉止合如是,
百煉精金肯博鍮。
大地全荒總不憂,
奪饑人食縛耕牛。
衲僧舉止合如是,
百煉精金肯博鍮。
大地全都荒蕪也全然不擔憂,搶奪饑餓之人的食物,捆綁耕地的牛。僧人舉止就該如此,如同百煉的精金,怎會去換那不值錢的博鍮石。
總不憂:全然不擔憂。
奪饑人食縛耕牛:一種形象的表達,有打破常規、不循常理之意。
衲僧:僧人。
博鍮:一種似金的礦石,不值錢。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禪宗表達佛法義理。作者創作此詩可能是在禪門修行、講法等場景中,旨在通過形象的語言,向弟子或信眾傳達禪宗對堅守本心、不被世俗所擾的修行理念。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強調僧人應堅守自我、不被外界困境左右,展現出超脫的精神境界。其以獨特的表達和鮮明的意象,在禪宗文學中體現出對修行者精神追求的重視。
幕天度地。瑞腦香濃笙歌沸。白纻衣輕。鶴發童顏照座明。輕簪小珥。都是人間真富貴。好倩丹青。畫與人間作壽星。
詩來清吹拂衣巾,句法詞鋒覺有神。今日相看青眼舊,他年肯作白頭新。文如霧豹容窺管,氣似靈犀可辟塵。慚愧相期在臺省,無心枯木豈能春。
朝朝聽鵲報,日日掩重闈。莫踏門前草,留蹤待郎歸。
薦士如張史,忠言有郅都。兼聞尚廉儉,不肯學貪污。遺橐千金累,同時五族誅。溫舒今眼底,能達漢廷無。
饑飯渭水旁,渴飲渭水流。大魚絕餌去,小魚不回頭。不知何王子,施施來上鉤。
襲氣變離宮,重柝驚層殿。曼響感心神,修容展歡宴。生老終已縈,死病行當薦。方為凈國游,豈結危城戀。
七月林亭初送暑,經秋荷渚尚馀花。子猷興好還堪過,崔灝詩成不用加。燈火樓臺悲管吹,蔦蘿門外少塵沙。清時樂事如相待,不見城南奏暮笳。
天寧寺前是幽谷,暖翠晴嵐紛在目。云昔歐陽公所開,鑿泉筑亭種花木。閑攜賓從宴其間,鳥哢泉鳴當絲竹。當時賦詠總名流,萬丈文光起林麓。一從公后幾百年,芳草萋萋春自綠。陰崖白晝走鼯鼠,古澗寒泉飲麋鹿。余因暇日喜游覽,五馬騑騑度溪曲。廢址閑披荊棘尋,斷碑自剝莓苔讀。何須訪古重凄惻,對酒高歌送黃鵠。方今圣人隆盛治,海宇黎民喜豐足。嗟余德薄才復疏,祇荷天恩忝為牧。何當筑亭兼鑿泉,題詩遠嗣前賢躅。
晚來秋雨凈街塵,消卻浮華滿目新。百里申城大上海,無邊燈火送歸人。
白頭花鳥本無心,黃霧遮天午日陰。斷岸孤舟聊一系,閒愁爭似海潮深。
旌節翩翩向北還,茱萸家在第三灣。才同白雁來炎海,又逐紅梅出庾關。得士多于珠子樹,懷人更在石公山。天寒尊酒能相送,亦有羅陽一白鷴。
柳外赤蘭橋,遙接南塘路。迷人采芳來,徘徊未足度。
樹杪風來玉佩輕,仙香飄作世間清。一枝不許來城市,祇伴高人避世情。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隨我上虛無。攜持賴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山積五倉窺石□,霞拖九芒覓丹爐。圣泉聞說經湯旱,中有龍蟠不用雩。
放翁詩里想東關,舟到東關雨逗寒。只是當年舊山色,水邊誰似白鷗閒。瓦屋三間水半篙,雞豚村社寄吾豪。早知城市同耕鑿,悔不從渠泛小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