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門。
連山互蒼翠,二水各清渾。
笛發孤煙戍,鴉歸夕照村。
萋萋芳草色,終是憶王孫。
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門。
連山互蒼翠,二水各清渾。
笛發孤煙戍,鴉歸夕照村。
萋萋芳草色,終是憶王孫。
我拄著拐杖站在溪水口,迎接秋天眺望塞外關門。連綿山巒相互映襯著蒼翠之色,兩條溪水各自有清有渾。孤煙升騰的戍樓上響起笛聲,歸鴉飛入夕陽映照的村莊。那萋萋的芳草顏色,終究還是勾起了我對游子的思念。
抱杖:拄著拐杖。
塞門:邊關之門。
戍:邊防駐軍的營壘。
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王孫:本指貴族子弟,這里指游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邊塞地區,在秋季站在溪水口眺望塞外,看到眼前的景色,觸發了內心的情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游子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動靜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展現了詩人描繪邊塞風光和抒發情感的能力。
屋角早梅開遍,墻陰殘雪消遲。簾卷一場春夢,窗含滿眼新詩。
文章風行水上,歲月舟藏壑中。自怪頂明玉缽,人疑筆夢春紅。
舅相決予十□,塵埃羨子清閑。孤坐定非禪病,剃頭猶有詩斑。
釋迦彌勒是他奴,
二十年來心膽粗。
甘與魔王為眷屬,
休將惡語張荼糊。
竟日平干路,紆回大陸間。
寒云難作雨,斷阜亦名山。
荈飲清泉澀,鐘倚老樹間。
百年余破寺,佛髻墮花鬘。
冷蕊誰回筆底春,
不教花落更紛紛。
自從揭在吟窗里,
常帶催詩一片云。
種蕉甫逾年,蕉心已作花。濃苞擢菡萏,亭亭迎日華。
瓣開如巨蓮,細果密相排。攢簇苦難展,芳緒紛如麻。
中含仙露漿,甘寒沁齒牙。浥之潤詩心,崖蜜美莫加。
奈何果方熟,枯樵及根荄。清陰與大葉,渺若飄煙霞。
悟彼造物心,浮生信有涯。
故人尊酒慰蕭條,并控驊騮意氣驕。
郢里高歌回白雪,燕臺寒色滿青霄。
城邊明月鴻聲起,燈下清霜木葉飄。
此夕謝莊慚作賦,詞臣多在圣明朝。
春雨春雨,如淚如線,欲止還垂。嫩鶯閑上女墻啼。絲絲。濕金衣。
猛風吹仄西園竹。池水綠。小徑桐花撲。天心可是玉人心。卿卿。淚晴。天也晴。
芳園帶草堂,深廣踰千步。花木四時春,云霄多雨露。
蒼松遮一徑,原是棟梁材。月朗風清夜,分明入夢來。
澗水流紅葉,渾同二月花。武陵多錯認,深處有人家。
初日照嵐霏,一巖云草飛。班班千萬點,都上越羅衣。
紅亭瞰碧流,魚戲日沉浮。玩此心同樂,方知得自由。
白鹿養來馴,春閑臥芳圃。滿地落花紅,東風夜來雨。
一絲生白石,片影落滄波。曉座金鏊背,何曾礙客過。
君家書畫舫,長壓鏡中天。泛泛清溪上,人疑海岳仙。
花卉四時春,壺觴千日酒。枕籍滿身香,醉入無何有。
放去逾三島,歸來下九天。綠坡春草細,彷佛似青田。
軒居只數椽,一角橫池水。城中車馬塵,那得來窗幾。
蕭蕭環堵室,絕似野人居。作此藏脩□,晨昏稱讀書。
片石□清流,光生即墨侯。臨池今有興,正好試銀鉤。
小墅列楸枰,錚錚落子聲。多君無敵手,曾點得先名。
竹下開庖所,延賓得所宜。尋雞供黍饌,不使負幽期。
滿室暗香浮,梅邊列經史。調羹自有時,待結枝頭子。
玉露滴廣庭,登臺玩明月。白鳳忽飛來,脩□夜翻雪。
三尺云根石,七弦焦尾琴。清風生指下,彈出古人心。
傷心昔日田橫島,吊古來登赤嵌樓。
萬派濤聲喧落日,四圍老木慘經秋。
元龍湖海馀豪氣,庾信江關又暮愁。
功業未成年巳冠,倚欄無賴對吳鉤。
種得離離職爾劬,
朝塍暮隴只生芻。
絲毫無補家先實,
愧殺紛紛小丈夫。
斲石引溪水,
杯行自勸人。
試聽林下鳥,
啼血不留春。
寇迫兵單路已窮,
河冰偶合片言中。
但令有道蒙天助,
阻水猶圖背水功。
聞君高臥處,門向翠微開。
野徑葡萄熟,山橋麋鹿來。
閒居應作賦,治世孰憐才。
余亦思歸者,滄江有釣臺。
東風吹就雨廉纖。慵將針線拈。暗愁多半上眉尖。殘燈和淚添。
羅帳冷,髻鬟偏。無言且獨眠。欲憑清夢到君邊,誰知夢也慳。
此日君王行路難,
窮廬猶獻八珍盤。
金鐘玉箸髵?進,
豈似伊蒲出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