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禋歌
吹葭緹籥氣潛分。云采宜書壤效珍。長日至,一陽新。四時玉燭和勻。物欣欣。
造化轉洪鈞。郊之祭,孤竹管,六變舞云門。
自古嚴禋。犧牲具,粢盛潔,豆籩陳。袞龍陟降,幣玉紛綸。
徹高閽。靈之斿,神哉沛,排歷昆侖。九歌畢,盈郊瞻槱燎,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
清蹕移輪。闐然鼓吹相聞。
籋祥云。歡臚八陛,厘逆三神。圣矣吾君。華封祝、慈宮萬壽,椒掖多男,六合同文。
吹葭緹籥氣潛分。云采宜書壤效珍。長日至,一陽新。四時玉燭和勻。物欣欣。
造化轉洪鈞。郊之祭,孤竹管,六變舞云門。
自古嚴禋。犧牲具,粢盛潔,豆籩陳。袞龍陟降,幣玉紛綸。
徹高閽。靈之斿,神哉沛,排歷昆侖。九歌畢,盈郊瞻槱燎,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
清蹕移輪。闐然鼓吹相聞。
籋祥云。歡臚八陛,厘逆三神。圣矣吾君。華封祝、慈宮萬壽,椒掖多男,六合同文。
葭灰在緹籥中悄然萌動,預示節氣轉換;云氣呈現祥瑞之象,大地獻上珍寶。冬至日長,陽氣初萌,四季調和,萬物欣欣向榮。自然造化運轉如巨輪。郊外舉行祭天儀式,用孤竹制成的管樂吹奏,表演六段《云門》舞。自古祭祀莊嚴,犧牲完備,谷物潔凈,祭器陳列。帝王身著袞龍禮服,升降之間,玉帛紛雜。通傳天宮,神靈車駕浩蕩,如沛然之雨遍歷昆侖。《九歌》奏畢,郊野滿是燎祭的煙火,星移斗轉天將破曉,天地如春日般復蘇。帝王車駕起行,鼓樂聲喧。乘祥云而上,八階歡騰,迎接三神福瑞。我們圣明的君主啊!愿如華封三祝,太后萬壽,后妃多子,天下一統。
吹葭緹籥(tí yuè):古代用葭草灰置于律管中以占節氣,緹指丹黃色,籥為古管樂器。
長日至:指冬至,此日晝最短,之后漸長。
玉燭:出自《爾雅》,指四時氣候調和。
洪鈞:指天或自然的運行。
孤竹管:用獨生竹制成的管樂器,古人認為其聲清越。
云門:傳說為黃帝時期的樂舞名。
嚴禋(yīn):嚴肅的祭祀,禋指祭祀天神。
粢盛(zī chéng):盛在祭器中的谷物。
豆籩(biān):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禮器,豆盛肉食,籩盛果脯。
袞龍:帝王所穿繪有龍紋的禮服。
陟降:上下,此指帝王在祭祀中的動作。
幣玉:祭祀用的玉帛等禮物。
高閽(hūn):指天宮的門。
靈之斿(yóu):神靈的車駕。
槱燎(yǒu liáo):燒柴祭天的儀式。
斗轉參橫:指星象變化,天將破曉。
清蹕(bì):帝王出行時清道戒嚴。
籋(niè):乘、登。
臚(lú):傳告、宣布。
厘逆:迎接福瑞。
華封祝:典出《莊子》,華地人對堯的三祝(壽、富、多男)。
椒掖:后妃居住的宮殿,因以椒泥涂墻而得名。
六合同文:指天下文字統一,代指國家統一。
此詩為古代宮廷祭祀樂歌,當創作于帝王冬至郊天祭祀場景下。冬至祭天是古代重要禮制,旨在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此類作品多由宮廷文人所作,強調禮儀的嚴謹與帝王的圣德,反映古代“敬天法祖”的文化傳統。
全詩以冬至郊祭為核心,完整呈現從節氣感知、祭祀準備、儀式進行到神靈降臨、祭祀結束的全過程,既展現古代祭天禮儀的繁復與神圣,也通過“圣矣吾君”“六合同文”等句,歌頌君主德政與國家統一,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與宮廷文學的典型文本。
我輩苦營役,身心兩羸疲。慚難供爾飽,隔巷有官糜。
此生專嗜血,肥瘦頗能知。朱戶重重密,等閒安可窺。
長天帶川原,
野水映林薄。
倚欄吟眺馀,
江日當窗落。
浮生佛說是因緣,
酷愛梅花已十年。
正眼法門無處覓,
頭陀妄證野狐禪。
孤根雅宜幽處,空明宛似僧房。我作蒲團燕坐,時參鼻觀清香。
淺俗微嫌菊陋,粗粗不愛葵黃。花里誰方高韻,人中可比黃香。
移種定從天上,世間那有此香。白發人應羞看,鵝兒酒可爭嘗。
玉容真個是神仙,
淡掃春妝俗不緣。
花落酒醒人寂寂,
庭深夜靜月娟娟。
寒生冰簟浮秋水,
露濕銀床滴玉泉。
自覺一身是區宇,
春來無處不完全。
馬上催行急,歡生復自嗟。
身輕曾似葉,淚落正如麻。
計日邊城近,傷心故國賒。
幸馀穿布衲,猶可耐風沙。
三伏炎蒸雨乍收,隔江遙送木蘭舟。
鄉心渴望蛾眉雪,客路愁牽杜若洲。
佐計幾年寬竭澤,投閒隨處有盟鷗。
即看天地仍烽火,未許東山蠟屐游。
砥柱乾坤,鎮長江、萬古中流獨立。橫遏驚濤排駭浪,直負擎天巨力。吞吐云煙,奔騰月日,壯觀東南壁。三山海上,孤根不與同植。
蛟宮貝闕玲瓏,海色浮空,日抱黿鼉出。人代光陰如一瞬,只有滄波不息。吞海亭前,江天閣上,目送飛鴻翼。振衣長笑,墨筆醉灑巖石。
夯擔不擔柴,
通經不識字。
新州路上人,
中書堂里事。
三更月照東禪寺。
三轡抗紫軒
傾云東林阿
駕景游賢良
促轡東圃下
佚女處瑤臺,
豐肌艷皎皎。
端令鴆為媒,
告我以不好。
猶豫令人悲,
自悔辯不早。
如何問雄鳩,
佻巧豈可道。
都門雨雪正霏霏,馬上雙壺送獨歸。
闕下馬周留客邸,郡中潘岳訪親闈。
萬花島嶼春移棹,五柳郊原晝掩扉。
霄漢朋游總知己,此行休戀故山薇。
每歲沉檀來遠裔,
累朝珠玉實皇居。
今辰內府初開處,
充牣尤宜史筆書。
時炎多事懶,何以釋煩憂。
小雨試銷夏,新螢預演秋。
爭趨沈月夜,來照讀書樓。
草腐豈無用,孤華斯一浮。
竹生石上瓊瑤碧,
泉落檐間組帶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