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府江
粵草易春深,駛流知潮遠。
樵火垂野云,灘花媚絕巘。
林迂委岸陰,水綿俯蘿偃。
江介愛棲回,芳菲惜遲晚。
昔來取慰莊,吾窮良悼阮。
生事有幽棲,天游恣冥返。
粵草易春深,駛流知潮遠。
樵火垂野云,灘花媚絕巘。
林迂委岸陰,水綿俯蘿偃。
江介愛棲回,芳菲惜遲晚。
昔來取慰莊,吾窮良悼阮。
生事有幽棲,天游恣冥返。
廣東的春草輕易便已深綠,湍急的江流可知潮汐來自遠方。打柴的火光垂映著荒野云靄,灘頭的山花綻放于陡峭山巔。林木蜿蜒沿著岸陰伸展,水面如綿俯照著藤蘿偃伏。我喜愛在江邊停留盤桓,憐惜這芳菲春光來得遲緩。往昔曾取法莊子以自寬,如今困窘更追思阮籍的悲嘆。人生本有幽居的雅趣,放任自然遨游于玄冥之境。
粵:古代地域名,這里指今廣東一帶。
駛流:湍急的水流。
樵火:打柴人點燃的火光。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
委岸陰:沿著岸邊的陰涼處延伸。
江介:江邊。棲回:停留回旋。
芳菲:花草,代指春光。
莊:指莊子,此處借指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
阮:指阮籍,魏晉名士,常因窮途而哭,此處代指懷才不遇的悲嘆。
幽棲:幽靜的居所,指隱居生活。
天游:出自《莊子·外物》,指順應自然的遨游。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初至府江(今廣西、廣東境內西江支流)時所作。詩中‘吾窮良悼阮’‘生事有幽棲’等句,或反映詩人當時處于人生困頓階段,借游歷江景排遣愁緒,以道家思想尋求精神解脫。
全詩以‘初入府江’的視角,先繪江邊春景之幽美,后轉寫人生感慨,將自然之趣與人生之思結合,既展現(xiàn)了府江的春日生機,也表達了詩人在困頓中借自然與哲思自適的情懷,語言凝練,意境深遠。
砌草茸茸石徑斜,竹籬茅舍帶江沙。晝長睡起多情思,看遍林陰商陸花。
藝戰(zhàn)中場甲榜開,南州多士慰招來。升平正遇君臣會,俊造須期將相材。詞學盡夸綦北海,經題頻問呂東萊。明公藻鑒歸公論,耿耿中天玉鏡臺。
林下可逍遙,閒行意頗超。幽花不礙路,偃木自成橋。度嶺何須屐,?泉豈用瓢。無媒甘老去,愛爾草蕭蕭。
朔風吹庭樹,歲晚益蕭疏。同云散微雪,披拂下寒虛。旖旎輕點綴,芳華在須臾。感此歲寒物,念我田園居。豈不信假合,憑軒亦欣如。
接屋青青柳,當軒灼灼花。矮屏開錦繡,喬木舞龍蛇。深澗云堪煮,清宵月可賒。一時幽興極,步屧過鄰家。
團蒲曲幾自支頤,領略江山入座隅。若使右丞知此畫,定當閣筆輞川圖。萬點青山一曲溪,門闌疑是辟塵犀。筆端更有詩中畫,細細冥搜為品題。熟視天機日日新,無邊物色盡橫陳。從教巧手工摹寫,粉墨何能便逼真。玉軸錦囊無此景,何年天巧出丹青。艮齋收得供詩眼,勝看鸞臺十二屏。
虎丘山上塔層層,靜夜分明見佛燈。約伴燒香寺中去,自將釵釧施山僧。
別墅談經暇,山樓染翰勤。上簾遲璧月,流硯涌香云。絲繞爐煙細,珠添草露紛。京華懷曳履,重此應星文。
中園有樹葵,大田亦多稼。牧人急曳牛鼻回,恐爾踐之鄰父罵。何時睡起兩相忘,吹笛西風柳陰下,青山白日秋瀟灑。
黃鵠磯頭紅染淚,手殺都堂如兒戲。飛鞚疊騎塵碾塵,報書一夕三回至。天子圣明臣斂手,胸臆決盡天下事。二百年來好紀綱,辰裂星紛委平地。天長閽永叫不聞,健馬那堪持朽轡。書生痛哭倚蒿籬,有錢難買青山翠。
鵬游蝶夢總希差,煙亦不香謾瀹茶。天下為籠同入個。人間作繭與饒些。尻輿神馬夫能道,過隙白駒徒解吒。一晦一明囅然笑,無思無慮幾曾拿。
日出花藥麗,風生芝朮香。枕中兼肘后,別有不傳方。
秋花姝麗,疑是虞庭集毳,爛霞開。不向丹山植,還從蕊闕來。飛來金屈戍,添上玉搔頭。暗撥求凰操,韻聲幽。
池凈天容湛,窗虛水氣通。遠山來戶外,飛雨灑亭中。薜荔含朝景,蒹葭集晚風。平生江海念,相對興無窮。種樹年年長,開窗面面涼。雨苔生砌綠,秋葉墮池黃。得句閒拈筆,拋書懶近床。旅懷隨所至,誰復計行藏。
髯髭種種滿塵攀,又駐驚車待渡船。碧落疑生原上草,平湖正作地中天。遠而愈遠飛孤鳥,來不復來憶少年。想見君山叢葦似:當時語笑嫩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