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其二 黃憲生日代作
江如羅帶抱山青。好風輕。五云橫。北斗南邊,燁燁使華星。兩路平反多少事,培吉德,赍長生。
當年烏府振冠纓。稔英聲。起鵬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著子,歸路近,看和羹。
江如羅帶抱山青。好風輕。五云橫。北斗南邊,燁燁使華星。兩路平反多少事,培吉德,赍長生。
當年烏府振冠纓。稔英聲。起鵬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著子,歸路近,看和羹。
江水如同羅帶般環抱著青蔥的山巒,微風輕拂,五彩祥云橫亙天際。在北斗星的南邊,有一顆明亮的星子閃耀,那是您這位使者的光輝。您在兩路任上平反了多少冤獄,培養美德,為百姓帶來長壽福祉。當年您在御史臺整頓朝綱,聲譽遠播,開啟了鵬程。即將登臨高位,回首仍懷澄清天下之志。深雪之中梅花已結子,歸期漸近,看您必能成為調和鼎鼐的賢相。
羅帶:比喻江水曲折如絲羅衣帶。
五云:五色祥云,傳統中為吉祥之兆。
使華星:指使者之星,此處以星喻黃憲,贊其如星辰閃耀。
兩路:宋代地方行政區域,指黃憲曾任職的地區。
烏府:漢代御史府稱烏府,代指御史臺,此處指黃憲曾任監察官職。
振冠纓:整頓冠帶,喻嚴肅朝綱。
和羹:《尚書》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喻宰相調和政務,此處贊黃憲將任要職。
此詞為黃憲生日代他人所作壽詞,當創作于宋代。黃憲或曾任地方官員(“兩路平反”)及監察官職(“烏府”),作者通過此詞贊揚其政績與志向,表達祝壽之意,反映宋代士大夫間以詞祝壽的文化習俗。
全詞以景起興,回顧黃憲仕宦功績,展望其遠大前程,將祝壽與頌德結合,既體現對壽星的美好祝愿,也凸顯其“澄清天下”的政治理想,是宋代壽詞中融景、事、情于一體的典型之作。
闌腰過酒,簾額遮香,窗開八面瓏玲。節近重陽,樓高飛上秋聲。無多幾株松竹,綠陰撩亂新晴。題襟好,算征塵暫洗,詩思難清。海上青琴自撫,問知音何處,淪落狂名。今夕尊前,匆匆莫忘鷗盟。燕臺約尋伴侶,慰金門、索米伶俜。還有待,掛歸帆、同醉海溟。
誰作留侯帷幄中,殺賢可獨罪曹公。拂衣慷慨無文舉,添得楊彪伴孔融。
父老分明識長官,青衫綠鬢照朱顏。故知廊廟經綸意,也似鳴琴百里間。
墻角孤根,株身纖小,嬌羞無力。蟹眼微紅,粉容未露,不禁春色。待東君汨沒芳姿,漸迤邐、檀心半坼。緩步回廊,黃昏淡月,那時相得。
周京無人吊禾黍,七雄按劍分周土。秦人匹馬出函關,六王割地愁為虜。宜陽古堞故韓都,地接強秦爭戰苦。謀窮運去竟亡國,從長蘇秦亦何補。諸侯已盡秦巍巍,嬴氏已亡秦不知。始皇自是呂家子,宗廟薦享真何為。山河百戰移陵谷,宮殿成塵埋寶玉。秋風壞冢長荊榛,落日空城散樵牧。今古悠悠共一丘,爭強蝸角欲何求。誰似令威仙骨健,千年重向故鄉游。
知章不怕酒如泉,莫遣花催蠟蠋煙。明日宿云生曉霧,一番風雨暗梅川。
才聞花信通,已覺風力軟。寸心元自丹,不逐韶光轉。
腐儒粗糲愧無功,一月兼旬臥病中。賦就但應增肺渴,檄成元不愈頭風。移心有法難忘藥,折臂無緣定作公。世事漸艱吾已老,翛然夢不到槐宮。
四百灘頭路,峰巒面面青。路疑行絕棧,灘似泊空舲。平地飛千瀑,高天突萬星。不因司馬在,吾豈別玄亭。
枝月喉,棹霜脊,北斗離離在寒碧。龍魂清,虎尾白,秋照海心同一色。纛影吒沙千影側,神豪發直。四睨之人股佶栗,欲定不定定不得。舂牘殘,兒且止,狄胡有膽大如山,怖亦死。
江風飄塵白如練,征翰遠赴蘆花岸。寒霧昏昏漁火明,欲飛不飛行陣亂。相從萬里多崎嶇,呼鳴警察夜有奴。衡陽路杳速歸去,未可容易來江湖。
聞道愛民如愛兒,從教閭里作兒嬉。紛紛行路皆垂白,知是當年不忍欺。
愛民端與共胞胎,消得黃金為筑臺。一道香煙隨牒去,五更風雨入詩來。雪燈字暗心猶在,霜葉衫枯首獨回。氣格老蒼能過我,柴門不厭為君開。
丹砂爭說出辰陽,不入清廉太守裝。卻笑當年勾漏令,風流罪過即仙方。
波平如砥小舟輕。托得綸竿寄此身。忘世戀,樂平生。不識公侯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