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 青玉案 寄酬高澹人
驪駒嘶出春明路。正鞭影、寒梅吐。著領綠蓑江介住。落星墩畔,銅駝陌上,從此相思苦不。
故人寓直西清暮。付與蒼鴚早朝句。虎仆頻揮宮硯雨。披沙題就,來禽書遍,含笑君王顧。
驪駒嘶出春明路。正鞭影、寒梅吐。著領綠蓑江介住。落星墩畔,銅駝陌上,從此相思苦不。
故人寓直西清暮。付與蒼鴚早朝句。虎仆頻揮宮硯雨。披沙題就,來禽書遍,含笑君王顧。
驪駒嘶鳴著從春明路出發。馬鞭晃動,路旁寒梅綻放。有人披著綠蓑衣住在江邊。在落星墩畔,銅駝陌上,從此陷入苦苦的相思。老友傍晚在西清值班。寫下像蒼鴚早朝那樣的詩句。書童頻繁揮動宮硯中的墨汁。精心題詩,寫遍各種字體,含笑得到君王的眷顧。
驪駒:指代遠行的馬。春明路:泛指京城的道路。
江介:江邊。
落星墩:在江西星子縣鄱陽湖中的一個小洲。銅駝陌:在洛陽,這里泛指繁華之地。
寓直:值班。西清:指皇宮中的西清殿,這里代指宮廷。
蒼鴚早朝句:可能指高雅、應景的詩句。
虎仆:書童。宮硯雨:指在宮硯中磨出的墨汁。
披沙:精心挑選、斟酌。來禽書:指各種書法字體。
高澹人即高士奇,是康熙朝的寵臣。此詞作者可能與高士奇是友人,高士奇在宮廷任職,而作者可能在江邊居住。作者在高士奇離京或在宮廷任職時創作此詞,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及對其宮廷生活的關注。
這首詞主旨圍繞對友人的相思及對其宮廷生活的描繪。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轉換明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及對宮廷生活的一種反映。
汗牛充棟博文馀,善學能消幾卷書。老我無才敷至教,且將小學勸吾儒。
偶無公事負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隱不知巖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簿書堆積塵生案,車馬淹留客在門。戰勝將驕疑必敗,果然終取敵兵翻。
樓上歌呼倒接□。樓前分手卻相攜。雨前雨后花枝減,州北州南酒價低。憐木雁,笑醯雞。鶴長鳧短幾時齊。醒來門外三竿日,臥聽春泥過馬蹄。
司訓稽勛去,今朝遽別滁。江山新雪后,風物暮冬馀。祖席頻呼酒,行囊只載書。臨岐忍分袂,握手重踟躇。
郁郁九里松,雖悴不改真。五尺無瑕璧,是君百年身。明明兩高月,不受浮云侵。寸鐵成寸丹,是君百年心。膏沐辭鏡臺,髧髦澀金剪。白雪白雙蛾,是君訣時面。丸膽佐朝饔,當食何大苦。雖苦不如汝,是君訣時語。昂藏二千石,鬑鬑頗有髭。橫金照里閭,是君襁中兒。始諷柏舟篇,載陳斷機言。應知循吏傳,當歸列女編。
英妙擅山東,才子傾洛陽。清塵誰能嗣,及爾遘遺芳。
岳伯黃門吾所慕,蘿山鄉土得相同。才名磊落今蘇徹,文藝精深舊雪松。畫解華簪依鵠鷺,欲將頹運入鴻濛。不嫌幽僻重相過,掃石烹茶薦晚風。
煙波杳何之,汀洲郁寒翠。一江春水生,是妾相思淚。
不須艇子棹歌來,且看芙蓉面面開。卷里有詩都錦繡,席間無地可塵埃。風清月白琴三弄,綠暗紅深酒一杯。明日仲宣樓上去,越吟應是首頻回。
云間老干幾千年,清婉仍推百卉先。鐵石心腸能妙賦,廣平端似此花然。
□攜如昨日,寤寐想平生。操比寒松勁,心同秋水清。詩書安素業,身世避浮榮。冢樹西風里,凄涼故舊情。
有石高僅尺,宛爾巫山同。許借從吾弟,移來仗小童。雨垂青欲滴,云過碧爭雄。安得壺公引,輕身住此中。
一雨江城暑氣消,秋聲催客返蘭橈。芙蓉越布貽徐淑,葷荙蠻蔬得鮑焦。輞水自多禪悅食,東林還把酒香招。吳江楓葉題詩滿,好托天風寄二樵。
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龍須百尺長。移向樓邊并寒井,明年垂實更陰涼。留取園中數畝賒,擬栽靈藥謝紛華。兒童今日知翁喜,移得君家豆蔻花。
君為看梅來,不飲梅下酒。卻令梅下仙,徘徊吟洞口。昨夜羅浮月,宛宛窺窗牖。顧見瑤臺人,嫣然舉玉手。微風動芬馥,徐步鏘瓊玖。相對不為歡,后夢亦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