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 七夕和竹樵翁二首
晴窗賦罷曝衣篇。瓜果又開筵。玉階再拜牛女,能否降云軿。
將彩縷,月中穿。望遠天。不知天巧,付與鴛針,送到誰邊。
天孫笑語謝人間。吹落碧云端。怪他世上兒女,何事太纏綿。
陳玉盒,捧金盤。露華寒。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貴神仙。
晴窗賦罷曝衣篇。瓜果又開筵。玉階再拜牛女,能否降云軿。
將彩縷,月中穿。望遠天。不知天巧,付與鴛針,送到誰邊。
天孫笑語謝人間。吹落碧云端。怪他世上兒女,何事太纏綿。
陳玉盒,捧金盤。露華寒。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貴神仙。
在晴朗的窗前寫完了曝衣的詩篇,又擺開了瓜果筵席。在玉階前再次拜祭牛郎織女,不知他們能否降臨。手持彩線,在月光中穿針,望向遙遠的天際。不知道上天的巧藝,通過鴛鴦針,會送到誰的身邊。織女笑著答謝人間,身影從碧云端飄落。怪那些世上的兒女,為何如此纏綿多情。獻上玉盒,捧著金盤,露水寒涼。不如都收拾起來,我來替大家安排,追求富貴神仙的生活。
曝衣篇:古代七夕有曝衣習俗,曝衣篇可能指與曝衣相關的詩文。
云軿(píng):指神仙所乘之車。
彩縷:彩色絲線,七夕有穿針乞巧的習俗,用彩線穿針。
天孫:指織女。
露華:露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內容看是七夕時所作。當時七夕是傳統節日,有曝衣、乞巧等習俗,作者可能在參與這些活動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詞,心境或許既有節日的輕松,又有對人生的別樣思考。
這首詞以七夕為背景,描繪了七夕的習俗活動,通過想象和對比,展現了不同于傳統七夕詩詞只重愛情的視角,表達了追求富貴神仙生活的獨特主旨,在七夕詩詞中別具一格。
氤氳祥煙散,依稀扇影張。有天皆日月,無地不虞唐。百辟趨蹌肅,三公弼佐良。要知犬馬臆,寤寐下龍荒。
復收舊鸞魄,來作新蟬耀。臨妝人巳亡,倚面向誰照。
曾拂三臺最上星,赤城云氣暖生春。回頭往事邯鄲夢,落盡鵜霜白發新。倚遍層樓數曙星,鷓鴣聲里暗驚春。開元耆舊今無幾,怕聽尊前唱永新。親跨靈槎訪渚星,歸來云錦照青春。湖山夜半生神氣,一雨田田采芑新。天上文昌望六星,隴頭農稷趁三春。玉京玄圃塵塵隔,璧月瓊枝歲歲新。
瓊林宴坐賜詩篇,先帝恩光故燁然。紫陌尋春思是日,紅箋通刺戒同年。浮花浪蕊陽和地,疏影暗香霜雪天。松柏歲寒吾共子,春風永巷閉連娟。
扶床多稚子,敦杖有慈親。甘苦同黃菊,浮沉在白蘋。未歸華夏國,猶是亂離人。松樹能霜雪,天寒蒼翠新。
石橋橫溪水,華月流青天。橋上步羅襪,可是凌波仙。
雨映高檐過,山開晚日明。動云方潰擁,號水未休爭。沙岸黿鼉出,荒庭鶴鸛行。草泥沾屐齒,杖策有馀清。
春光休道屬誰家,造化平鋪無等差。不問世間凡草木,得春隨意總皆花。
昔別驚春夢,還來問草堂。竹依樓榭直,荷抱石臺長。剪燭談深雨,遲樽坐夜涼。曉云勞極目,帆影度河梁。
不辭遠作瀟湘客,且入三仙洞里來。
即事既多美,臨眺殊復奇。南瞻儲胥觀,西望昆明池。山中咸可悅,賞逐四時移。春光發隴首,秋風生桂枝。
春早城東連騎來,雨中延眺北山隈。氣銜遠岫朝初合,陰結重林晝未開。融雪并沾馳道柳,和風爭落寢園梅。雕窗不閉朱簾卷,坐待晴光陌上回。
馬首當年憶并東,從前消息半相同。重來大集明堂吏,一笑誰憐塞上翁。百里多君工制錦,孤臣何地托飄蓬。亦知雙劍時還合,未若延津氣似虹。
放浪風前忽隨簪,笑于狂叟不勝箴。自緣喜舞還教鶴,試學為漁懶曲針。老去酒徒多逸士,秋來詩興動清砧。高才愧爾多高詠,淺量從吾只淺斟。
暮春送客北山門,厭坐黃堂喜見村。麥熟秧青農事急,十分歸興在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