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在那林下長滿荒苔的地方,是才女謝道韞那樣的佳人所居之處,真讓人憐惜她那如玉般的身軀委于塵沙之中。滿懷愁緒在風前卻無處訴說,只能數著歸巢的烏鴉。半生像浮萍一樣隨流水消逝,一夜冷雨仿佛葬了名花。她的魂魄如柳綿般被風吹得幾乎破碎,繞著天涯飄蕩。
道韞家:指才女的居所。道韞,東晉才女謝道韞。
生憐:深憐,極憐。
委:舍棄,這里指埋葬。
半世:半生。
柳綿:柳絮。
這首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納蘭性德一生情感多有波折,可能是他在經歷友人或所愛之人離世后創作。當時他或許感慨人生無常、美好易逝,自身又漂泊不定,從而借詞抒發內心的哀傷。
此詞主旨是哀悼逝去佳人,抒發身世之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意象豐富,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納蘭詞中,它是表達悼亡與身世感慨的佳作,體現了納蘭詞哀感頑艷的風格。
杭州北關天下通,大艎小艓往來同。寬稅幸逢堯舜理,無人不頌使君功。
北峰南峰夾西湖,煙景四時張畫圖。暇日使君搖艇子,新詩的的似明珠。
群仙振佩滿憑闌,來向君家賦考槃。
繞膝兒孫誰不羨,齊人翁姥自相歡。
上元紫鳳夫人駕,函谷青牛老子鞍。
總道侍晨能執蓋,更傳天女笑登壇。
瓊芝石畔吹華管,黃菊花邊洗玉盤。
西序斑衣趨曉拜,長源珠樹耐秋看。
發當沐日何曾白,顏為餐霞尚作丹。
知有瑤池高宴會,為憐方朔在長安。
莫論塵土與煙霞,收拾襟懷即我家。絮帽蒙頭霜月下,水村深夜看梅花。
非智非愚浪著鞭,前程倒指事茫然。臨流一洗巢由耳,獨立斜陽認釣船。
盡醉茅柴得自由,蘆花飛雪滿人頭。蓑衣碎葉重重補,聽雨吟風卒未休。
青山如主復如賓,相對無言意自真。富貴不應忘此味,從來世上少閑人。
月下門開不用敲,渡頭長系木蘭橈。盤餐市遠從真率,會宿何妨屢卜宵。
澤畔行行歌楚騷,一襟忠憤付湘濤。難教舉世無醒者,莫羨漁翁活計高。
三五人家住一灣,近城無路去來難。溪邊自結同吟友,松柏青青到歲寒。
野水微茫路欲迷,重重沙渚自高低。鷺鷥飛過無心泊,直入殘陽樹杪棲。
猿鶴何曾肯受羈,偶來亭畔立多時。物情未到忘機地,步步行行只自疑。
白云相顧尚依依,十載江湖負宿知。時事未容輕所學,山中依舊只吟詩。
五老云中喚不應,名山從未要人稱。
虎頭寫出莊嚴相,舍利光分大小乘。
三峽波濤驚過客,一龕風雨定詩僧。
昔賢跨鹿來棲止,深夜攤書借佛鐙。
吳楚他鄉外,沅湘久客間。
已知身若贅,詎惜鬢成斑。
酒債貧常有,詩壇老倦攀。
窮猿難擇木,怨鶴望還山。
賓戲令晁子,名堂無乃迂。
何為仍負弩,祗合便飛鳧。
彭澤且市隱,太丘猶世儒。
解嘲吾亦倦,系雁一相娛。
君如梁上燕。妾如手中扇。團團青影雙雙伴。秋來腸欲斷。秋來腸欲斷。
黃昏淚眼。青山隔岸。但咫尺、如天遠。病來只謝傍人勸。龍華三會愿。龍華三會愿。
南客之官去浙東,永嘉山水盡相容。
城當斗口云生壘,寺落江心浪打鐘。
松院一琴同吏隱,花時五馬勸春農。
未應別駕淹高足,漢署人多識蔡邕。
七曲溪邊古寺基,
石塘春水綠漪漪。
澄波不見招提影,
只有山光似舊時。
癡蟆腹葬老蟾魄,青磷亂飛沙草黑。
四更漏斷萬籟寂,何物幺?吹紫笛。
若有人兮髯植戟。高擷綠袍岸赤幘。
喑嗚叱咤摧霹靂,當頭一喝鬼腳踣。
紋葦為索穿鬼脊,截蒲作劍裂鬼革。
橫磨狼牙泰山石,癭臂獸爪嚼狼藉。
?胔投畀豺虎食,旋挽海水洗天冪,二百八十晴峰碧。
鵝溪尺幅衣冠古,
貌出蒙莊辯論新。
劍客滿前毛發動,
須知繪事亦通神。
停驂望箕山,山色翠欲滴。美人招不來,清風滿泉石。
初喜見箕山,復欣飲潁水。棄瓢更何人,忽憶隱君子。
瀲滟湖光繞帝州,杖藜科跣任遨游。
欣看荷芰盈新夏,知是蓬瀛第幾洲。
待客云山今得主,逢君海屋正添籌。
人間欲問耆英叟,遙指蒹葭秋水頭。
巖下相逢不忍還,
狂歌醉酒且盤桓。
仇香莫問神仙事,
天上人間總一般。
背地卸羅襦,越顯纖纖盈握。被底勾留香夢,只銀燈知覺。
紅幫笑指繡鴛鴦,陡憶斷魂昨。索性難瞞狂眼,任檀郎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