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山舊游寄王彥博徐審知
南山白塔高何許,弄日摩穹相與曾。放歌直下清溪去,落日半銜漁木燈。
何人作亭山半道,頗解發舒山掩藏。幾度攜筇挽君去,月高人寂尚繩床。
下湖堤上青青柳,曾為行人系馬鞍。落魄還成一春事,料應飛絮也漫漫。
王郎家近石田溪,溪上行人古路迷。王郎家苦了無事,自溝溪水灌蔬畦。
南山白塔高何許,弄日摩穹相與曾。放歌直下清溪去,落日半銜漁木燈。
何人作亭山半道,頗解發舒山掩藏。幾度攜筇挽君去,月高人寂尚繩床。
下湖堤上青青柳,曾為行人系馬鞍。落魄還成一春事,料應飛絮也漫漫。
王郎家近石田溪,溪上行人古路迷。王郎家苦了無事,自溝溪水灌蔬畦。
南山的白塔到底有多高呢,我曾與它一同在日光下接近蒼穹。放聲高歌著徑直向清溪而去,落日半含在漁船上的燈火間。不知何人在山的半道建了亭子,很能展現出被山巒掩藏的景致。好幾次我拄著竹杖拉著你一同前往,月光皎潔人都寂靜了我們還坐在繩床上。下湖堤上的青青柳樹,曾為行人拴過馬鞍。潦倒失意間又過了一個春天,想來那飛揚的柳絮也該漫天飄灑了。王郎家靠近石田溪,溪上行人在古老的道路上迷失方向。王郎家中貧苦卻也沒什么煩心事,自己引溪水灌溉菜畦。
高何許:到底有多高。
弄日摩穹:在日光下接近蒼穹。
筇:竹杖。
繩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
落魄:潦倒失意。
漫漫:形容柳絮漫天飄灑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與王彥博、徐審知一同游覽懷玉山,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后來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不如意的事,處于落魄狀態,便寫下此詩寄給友人,表達對舊游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舊游和友人,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生活場景相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樸實的文風。
砥柱中流折,藏舟半夜移。世賢高允相,人嘆叔孫儀。未拜荊州面,嘗蒙國士知。無階陪引紼,萬里望靈輀。
我是布毛侍者,解藏陷虎鋒機。勘破諸方歸去,一藤深鎖煙霏。
一室為舟絕五陰,白云如水繞闌深。暗超彼岸元非楫,靜載真空即是心。缽吐龍光疑蜃氣,風傳梵唄作潮音。我來只擬曹溪路,笑指青山問寶林。
王門設宴款應徐,紅藥相鮮映廣除。地簇晚芳群蝶下,天留春色萬花馀。愿將繡幕通宵護,詎使清樽半日虛。共醉瓊樓重吟賞,莫言玄圃是仙居。
乍過橫塘相問處。好是停舟,好是盈盈汝。試近早梅春一路。和花還憶山中否。有酒不傾臨柳渡。有淚如潮,染出胭脂樹。怯怯心情誰與護。一春風雨相思住。
燈火樓臺萬斛蓮。千門喜笑,素月嬋娟。幾多急管與繁弦。巷陌駢闐。畢獻芳筵。樂與民偕五馬賢。綺羅叢里,一簇神仙。傳柑雅宴約明年。盡夕留連。滿泛金船。
黃屋巍巍萬乘尊,千秋游子故鄉魂。韓彭自取夷三族,平勃那堪托后昆。湛露迄今王跡熄,大風終古霸心存。當時盡自規模遠,誰起河汾與細論。
百里奚,作秦相,不再妻。堂下浣婦歌扊扅,舂黃黎,扼伏雞。堂下鼓弦,堂上覆樽,百年夫婦失復親。秦穆君,賀相臣,夫旌義,婦旌仁。
釋氏掀天官府,道家隨世功名。俗子執鞭亦貴,書生無用分明。
亂卻曲中心,只為音徽誤。郎來續舊弦,知移何雁柱。
厚顏思肉食,何意數干支。葭管愁添線,昆明待鑿池。奔波三日路,滋味幾人知。收得閭閻事,瑯玕向我披。
雨馀漲水欲浮空,云影中間著釣筒。小棹輕舟往來急,古槐斜日嫩荷風。
自古諸哲人,不見有長存。生而還復死,盡變作灰塵。積骨如毗富,別淚成海津。唯有空名在,豈免生死輪。
攜酒東園游,望舒已就缺。促席尊未空,方舟君夜發。東西耿相望,復對三五月。階前皓彩盈,窗下朱榮歇。同袍成異縣,思逐回風結。異縣非千里,邈若胡與越。吳趨唱誰和,楚調哀自輟。感此百年客,世故怕羈紲。榮華一朝露,采秀亦可悅。歸濯清江流,冥棲保芳潔。
一等心華自照,不煩春色須開。安用翻瀾千偈,卻輸枯木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