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游峰山
霞北浮查到海東,才名早已樹黌宮。
詩吟初盛三唐上,文在東西兩漢中。
學可大成嗤畫虎,技非小就陋雕蟲。
白頭莫墜青云志,焦尾終知爨后桐。
霞北浮查到海東,才名早已樹黌宮。
詩吟初盛三唐上,文在東西兩漢中。
學可大成嗤畫虎,技非小就陋雕蟲。
白頭莫墜青云志,焦尾終知爨后桐。
你如彩霞自北面漂浮,從浮查山遠至海東,才華與名聲早已在學府中樹立。你的詩作可媲美初唐、盛唐時期的佳作,文章如同西漢和東漢時期的經典。學問能夠有大成就,應嘲笑那些徒有其表的人;技藝并非小有所成,應看輕那些微不足道的雕蟲小技。即便到了白發蒼蒼的年紀,也不要喪失高遠的志向,就像燒焦的桐木最終會被制成焦尾琴一樣,你的才華終會被人知曉。
柬:信件,這里作動詞,意為寄信給。
浮查:傳說中能浮于海上的仙木,這里可能指地名。
黌宮:古代的學校。
三唐:指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這里取初唐、盛唐之意。
東西兩漢:即西漢和東漢。
畫虎:比喻好高騖遠,終無成就。
雕蟲:指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焦尾:焦尾琴,東漢蔡邕用燒焦的桐木制成的琴。
爨后桐:被燒過的桐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寄給友人游峰山的信件。從詩中內容可知,游峰山才華出眾,在當地學府已頗具名聲,但可能處于人生的某個階段,面臨一些困境或有懈怠之意,詩人借此詩表達對他的贊賞與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友人游峰山的才華,并鼓勵其保持志向。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對比和比喻展現友人的文學成就和潛力。在文學交流方面,體現了文人之間相互欣賞、鼓勵的情誼。
毫端真敵萬人軍,蔬筍能空粉黛群。機幕晝閒仍吊古,不勝東閤好郎君。
重華千載后,遺廟在南夷。弦想薰風奏,庭思鳳鳥儀。斷碑苔蘚合,幽洞薜蘿垂。髣髴移仙駕,乘云度九疑。
計偕試南宮,遂上公車對。時當世太平,內外爭盡瘁。穆穆肅皇圣,主靜勤修內。懷柔懾萬靈,納言收中貴。懲貪更訓廉,信賞罰無貸。嘉靖殷邦同,久道萬方賴。至今思祖功,父老猶垂淚。
紉蘭綴芳佩,遠駕振靈修。王城似海無際,泛若一輕舟。誰著朱衣白簡,老坐凝床十日,雙鶻漫橫秋。落日壯心在,不負鬼神幽。笑咿嚘,驚骯臟,竟何求。丈夫出處義在,不用計行留。萬事味來嚼蠟,只有濟時一念,未肯死前休。驅馬出東郭,聊以散吾憂。
迫促空生說偈,頓送普化上街。三日兩日要供,十日五日要齋。
東風一夜迎春入。連天衰草爭回綠。昔夢已無蹤。飄燈憶酒濃。賊中辛苦稿。十載揚州老。字字動江關。暮年庚子山。
水晶宮。四圍添上玉屏風。姮娥碎剪銀河凍。攙盡春紅。梅花紙帳中。香浮動。一片梨云夢。曉來詩句,盡出漁翁。
登臺美皆春,覆盆慘長夜。誰能均苦樂,世道勤汛灑。灤京逼穹昊,重纊度朱夏。下方正喘汗,歊赫在爐冶。南北各異宜,敢訝行化者。倦游念苕霅,漁竿自堪把。
好風微揭簾旌起,金翼鸞相倚。翠檐愁聽乳禽聲,此時春態暗關情,獨難平。畫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搖曳。教人無處寄相思,落花芳草過前期,沒人知。
徹夜陰風恣怒號,誰家帳底飲羊羔。何如榾柮爐邊坐,雪水煎茶興味高。
碧柳陰沈覆古槎,黃昏時見月籠沙。漁梁曲曲深相護,賈舶鱗鱗迥不遮。燈影夕懸城外塔,水痕晴落岸邊衙。前溪子夜歌聲裊,風景依稀似若邪。
九日風揣神思飛,遙憐獅嶺野煙微。杯浮綠蟻放懷醉,手擷白云簪鬢歸。游屐踏過銜落葉,茱萸插處綴清暉。我惟悵嘆湖天闊,自掬寒波自濯衣。
黃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血淚灑黃泉,淚枯雙目瞽。母目瞽,兒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母子精誠良可哀,一朝忽爾雙眸開。母目開,父目瞑,老淚依然滴孤枕。
一峰如誥身,隱隱當戶見。山靈知主人,終為漢庭彥。
巖扃寂寂幾經春,中有神仙隔世塵。不假棟梁為大廈,盡藏今古往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