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雜詠二首 其一
賦性無他嗜,傳家但古書。
堯咨洪水際,羲畫結繩馀。
異學方攘斥,浮文亦掃除。
挑燈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賦性無他嗜,傳家但古書。
堯咨洪水際,羲畫結繩馀。
異學方攘斥,浮文亦掃除。
挑燈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我生性沒有其他嗜好,傳承家業只靠古書。從堯帝考察洪水的時代,到伏羲畫出八卦結束結繩記事之后的歷史都在書中。異端學說正被排斥,浮華文章也被掃除。我在北窗下挑亮燈燭,姑且能實現我最初的心愿。
賦性:天性、生性。
傳家:傳承家業。
堯咨洪水際:指堯帝考察洪水的時期。咨,考察。
羲畫結繩馀:伏羲畫出八卦,結束了結繩記事。羲,伏羲。
異學:異端學說。
浮文:浮華的文章。
遂吾初:實現我最初的心愿。
此詩可能創作于陸游晚年在書房的生活中。當時社會文化思潮多樣,存在一些異端學說和浮華文風。陸游堅守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通過閱讀古書來傳承知識,在書房中表達自己的心境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古書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反映了他的文學觀念和人生志趣。
求成虐執四三年,一木難支大廈顛。
致死存孤思杵臼,恃強輕敵笑苻堅。
國家未免中衰者,日月何妨薄食焉。
今日一成終祀夏,艱難啟圣賴皇天。
楚天杳。憑筍輿、羊腸似發,荒煙墜葉,一片鉤辀蠻鳥。南飛故喚行客,占斷千里秋山吟不了。蘆衰竹苦,正聽殘、野店酒旗風裊。
江細繞。笮渡人稀,但橫斜照。解語參軍,愁里暗欹烏帽。記得鄭家留句,花落黃陵,雨昏湖外草。更堪何處,鎮清猿、杜宇和他凄調。
早年聲譽遍詞林,懶向金門作陸沉。小隱不妨泉石侶,薜衣藜杖白云深。
尋常不自混樵蘇,負笈新藏五岳圖。似是向平婚嫁畢,壯心飛動憶蓬壺。
僻厓仄徑未知還,云水蕭然意自閒。恥學低眉隨世態,獨留雙眼看名山。
初上羅浮第幾峰,粵中形勝古今同。問君一種青囊訣,曾否能扶造化工。
宦情孤似謀巢燕,
羈思悽如抱樹蟬。
多愧淮南丹未熟,
舊時雞犬已升天。
昨日佳客來,
顛倒穿衣舄。
烏紗不裹頭,
方巾待賓席。
大匠不運斤,楩楠同薪樗。王良不在御,神驥賤為駑。和氏勿見剖,棄擲成珷玞。利器非蟠根,胡從知湛盧。
所以處風埃,賢智盡為愚。囚臣世所笑,鮑叔為脂車。謀業須逮時,蓬累徒區區。呂梁何必險,側足在通都。
曠觀鈞陶外,黽勉崇令譽。高穹垂星芒,雞鳴耿長宵。窮陰尚流霰,春氣在寒條。
黃鐘久希聲,舉世失《簫韶》。何由見鳳儀,期與帝相要。重輪轉羲馭,吹萬旋斗杓。
陽林交丹翠,陰澗發蘭苕。螣蛇盤霾霧,鷹隼樂風飆。絕足未奔空,凡馬同銜鑣。
絳螭一驤首,重云開紫霄。
落葉風喧夕,啼鴉柏冷霜。
如何悼亡客,還有喪予傷。
岳徑云藏雪,洋泉月引涼。
培蘭將九畹,鍊鏡巳三商。
帶草先摧綠,傳燈獨秉光。
思深千里駕,望屬百身良。
煜煜芝房折,悠悠蒿里長。
紫囊悲太傅,緗帙冷中郎。
春谷江流遠,南云塞路荒。
人情誰劍掛,天道豈弓張。
交絕憐東里,狂歌問子桑。
貢生空委佩,鮑叔未分粻。
笛咽山陽館,琴殘子敬床。
寧知哀九辯,不及待沈湘。
曠覽世故多,畢志力南畝。
矧耽山水幽,卜筑遂云久。
朝耕暮垂綸,草木甘同朽。
詎謂名姓存,空谷來吾友。
懷舊古道稀,茲意君何厚。
感德情倍殷,拮據啟戶牖。
山雞去屋啼,竹鼯隔籬走。
入室簡盤餐,藨客一何有。
僮仆采樵歸,鄰家貰新酒。
昔賢氣誼真,定交在杵臼。
炊飲忘主賓,至今美龐叟。
君懷原古人,此義良有取。
碧云耿耿,見銀河低瀉。人在針樓曝衣罷。告天孫、臣本屠釣江東,疏拙甚,愿以蛛絲巧借。
天孫含笑答,見事卿遲,大抵聰明讓聾啞。試看古今來,劉項孫曹,都留做、殘編閒話。只賜汝狂騃倍常年,好爛醉高歌,花天月夜。
一片浮云暗路歧,
忽成西笑忽東悲。
差池別燕難為語,
三匝慈烏更有枝。
游子忍能題遠志,
春風不管怨將離。
懷歸何處歸猶客,
一種深情各自思。
周年至祭令先慈
莫過哀思即孝思
母愛子心同在日
子安才是母安時
仰鉆無篚實,平進少梯媒。
一鶴竟歸去,萬牛難挽回。
空馳驛使召,不見省郎來。
欲掛原頭劍,徐君安在哉。
深林盡處背浮圖,卻悔輿籃不跨驢。珍重病僧留別語,晦庵去后亦來無。
路從迫窄因山轉,喜見臨歧釋子庵。野茗柏香俱不惡,老松高竹更相參。
山僧見客苦多驚,問我何時復此行。笑指壁間舊留句,繼題曾辱老先生。
先生句法從江夏,今代詞人孰比肩。戲出小詩還會否,要收萬斛作泓泉。
崧庵視我亦諸孫,已矣無從作九原。每聽先生談舊事,恍如秉燭對羌村。
先生對宅投金瀨,林壑要從東野分。便覓馀閒訪吾舅,郊居賦就比凌云。
傳聞起柂祇數日,引領白云猶在天。試問今誰滿臺閣,顧令是老落林泉。
和泥合水幾經春,
只貴隨流轉得身。
白浪堆頭深掘窖,
老來偏解活埋人。
東華塵土應憐我,
南海煙霞盡屬君。
惆悵暮春好時節,
白沙紅樹草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