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 其一
幾回錯認杏花村,染得猩紅淺復深。
不道山香盈小院,林家當日是知音。
幾回錯認杏花村,染得猩紅淺復深。
不道山香盈小院,林家當日是知音。
好幾次都錯把這紅梅盛開之地認成了杏花村,它的顏色染得或淺或深一片猩紅。沒想到山間紅梅的香氣充滿了小院,當年林逋可是它的知音啊。
杏花村:因杜牧《清明》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聞名,這里指易與紅梅混淆之地。
猩紅:像猩猩血那樣的紅色。
山香:指紅梅的香氣。
林家:指北宋詩人林逋,他隱居西湖孤山,種梅養鶴,有“梅妻鶴子”之稱,是愛梅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對紅梅的描寫和情感表達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春日,看到紅梅盛開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處于寧靜的鄉村環境,詩人在欣賞紅梅時,聯想到林逋愛梅之事,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紅梅,突出其顏色與香氣。特點是描寫生動,用典巧妙。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紅梅的獨特感悟。
長江五月薰風起,一舸飄然白下歸。解組獨先能覺是,行年猶未及知非。齊竽自古難迎合,周易從今好發揮。料得浮鷗相慰藉,等閒何事復驚飛。
睡鄉境比醉鄉寬,一枕無庸任五官。只恐世間名利客,營營轉復夢槐安。
風敲窗。雨敲窗。窗外芭蕉云作幢。聲聲愁對床。剔銀缸,點銀缸。夢采芙蓉隔一江。幾時蝴蝶雙。
岐黃垂訓幾多年,惟有先生得奧玄。診脈神超三九候,調方義貫萬千篇。活人妙訣時時用,濟世真言代代傳。更喜萱幃康健在,萊衣絢彩藥陶然。輕財重義似疏狂,苦讀醫書目漸傷。伊圣湯醪原自作,炎皇藥餌亦親嘗。人情在在期長壽,天德生生不盡藏。衣缽克承為哲嗣,從今德澤更無量。
俗間若偪仄,有士能湛浮。任真自得得,與世不同憂。得閒書遮眼,覺倦書枕頭。不辭蠹魚誚,不貽牢豕羞。
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
鬼鑿神镵巧更紆,直疑有路到華胥。坐來濃翠沾衣冷,恰似飛來秋意初。
蕉向心中抽葉葉,凌朝露重苦低垂。深秋子熟香甜甚,持作酥醪不用炊。
農家月令重陰晴,每看春圖記五行。稻圃雨多嫌谷日,麥田風最怯清明。占烏舊信江南俗,叱犢時聞谷口聲。村市朝來競簫鼓,朱幡使者遠催耕。
唾井將如舊意何,頻加千里悔蹉跎。出塵芒鍔思靈陌,故國羈愁類海多。卻曲幾違途漫漫,天涯重見石峨峨。故人朝上吳門舶,獨夜寒聲發瘁柯。
城闕經營固,山河控帶深。絕憐南渡事,非復上都心。鐵馬沉云海,銅駝委棘林。祇馀今古限,揮淚向登臨。
雪邊好景說涵虛,欲往從之掣簿書。王道平平須有象,皇風浩浩恐無初。舉遮正恐渠難耐,罷掃緣憂彼作疏。翠浪黃云來歲事,已應癡望到毚狙。
桃花開。李花開。燕子尋儂特地來。卷簾紅雪堆。想斜街。夢斜街。小院沉沉聞墜釵。綠天渾似苔。
襄陽耆舊落荒邱,孟子龐公未易求。已羨詩篇凌鮑謝,更聞蹤跡似巢由。高名不逐春云散,往事空隨漢水流。借問豪華冠蓋里,何如雙隱鹿門幽。
曉將封事達承明,楊子江干夕問程。自是庭闈關念切,故于軒冕系情輕。鋪張行色憑詩卷,驅逐離愁仗酒兵。看取百年公論在,先生未許獨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