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送侄歸宜春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別離。
從來襟上淚,盡作鬢邊絲。
永水清如此,袁江色可知。
到家黃菊坼,亦莫怪歸遲。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別離。
從來襟上淚,盡作鬢邊絲。
永水清如此,袁江色可知。
到家黃菊坼,亦莫怪歸遲。
宋玉在秋景中正感悲傷,怎能忍受又要和你分離。我向來流下的襟上淚水,如今都化作了兩鬢白發。永州的水如此清澈,袁江的水色也可想而知。你到家時黃菊已開放,也別怪我回來得遲。
宋玉正秋悲:宋玉在《九辯》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之句,這里借指秋景引發的悲愁。
那堪:怎能忍受。
襟上淚:指傷心的淚水。
鬢邊絲:兩鬢的白發。
永水:指永州的水。
袁江:在宜春境內。
坼:裂開,這里指菊花開放。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身處永州,侄子要回宜春,在送別之際,詩人觸景生情,結合自身漂泊之感,寫下此詩。當時詩人可能仕途不順、羈旅他鄉,內心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悲和思鄉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樸實的創作風格。
江北江南未定時,襟喉此地系安危。頹營故壘皆蕪沒,日落寒生楓樹枝。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步歸靈澗幽,泥染居士屩。不知嵐雨深,稍怯布衣薄。拂床次群帙,掃徑堆脫籜。清坐亦偶然,吾非慕仙爵。
維天蓋高,維地克承。父尊母親,天地難名。疆名廣大,建號安榮。衍登壽嘏,闡繹皇明。
階前紫玉似人長,可怪龍孫久未驤。第放煙梢出檐去,此君初不畏風霜。
萬里岷江洗眼來,水田無處起塵埃。古榕幾樹棲歸鷺,錯認辛夷五月開。
鄭谷園居我興同,吾園遙隔海云東。一春坐憶浦南雨,此日來瞻江上峰。返照漸催歸路暝,昏鴉齊噪滿林風。草堂凈榻容相借,臥聽城西野寺鐘。
又聞鐘鐻報新年,惟見芭蕉展賀箋。瘠犬羸雞相答和,衲裙齲屐尚招延。益煎逼水城門火,未絕炊珠釜底煙。且喜來蘇春有望,聊烹茶粥當椒筵。
已聞盤谷最深幽,便欲從君遂此游。春氣和柔朝采藥,秋風清徹夜行舟。巖花冉冉難留客,汀草纖纖獨倚樓。楊柳新條不堪折,只須買酒換離愁。
疊嶂千重碧,長江一帶清?,帀祭湓聳V明。欹枕若為情。云過船窗曉,星移宿霧晴。古今離恨撥難平。惆悵峽猿聲。
末俗頹風正可悲,當時強項是男兒。君王不似南陽日,此事寧教女子知。
長養風來新樣涼,薔薇嬌姹靚濃妝。貴妃得酒沁紅色,更著領巾龍腦香。萬花卸盡錦機空,留得薔薇揖曉風。剩把胭脂勻笑靨,不施鉛粉涴潮紅。東君來與夏交割,西子出為春送終。不是□□閒暇客,也拚終日對芳叢。
徑峭松爭直,泉奔石欲流。穿山驚到峽,入寺勝登樓。云重常分暝,蟬疏早得秋。豈無三宿戀,歸思澹淹留。
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大江蒼蒼兀龍虎,輔元之家百神頫。望拜受釐若稽古,上清真人閱眾甫。新宮潔齋導天語,紛云郁霞錯承宇。虛皇穆然陽衛武,左飆右欻降軨羽??h鐘鏜鏜迅擊鼓,赫金蔡服赭朱戶。雙珠月明帶寶璐,挾以流黃玉■(木曇)具。既竣大禮私事舉,吉日宗族奉爵俎。青紫系地簪綬組,魏張代劍新捧土。饒國開觀治宿莽,報君親師物咸睹。撫己一念或未溥,西壁考書玄范府。寒冰層陰發春煦,日若休明沐仁雨。道德大非方仙五,月佩六印非適取。持旌召趣跡旁午,下土滓?寧久處。天關會規足蹈矩,愿天愿地多黍稌。畢志萬年奉明主,小史作書孰敢侮。吁嗟厚德番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