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弄八景 其二 鳳池朝日
鳳池岡面映東陽,梧桐結子葉邊傍,涼風漸起青且黃。
青且黃,盈金翠。有鳥來,鳴盛世。
鳳池岡面映東陽,梧桐結子葉邊傍,涼風漸起青且黃。
青且黃,盈金翠。有鳥來,鳴盛世。
鳳池的山岡面向東方映照著朝陽,梧桐樹上結了果實長在葉旁,涼風吹起樹葉漸漸由青轉黃。樹葉青了又黃,好似滿是金黃翠綠。有鳥兒飛來,歡唱著這太平盛世。
鳳池:地名。
東陽:東方的太陽。
盈金翠:形容樹葉顏色豐富,有金黃和翠綠之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看到鳳池早晨的美景后,有感于當時社會的安定繁榮,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鳳池景色和歌頌盛世。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自然與社會風貌。
古木郁參天,蒼苔下封路。
幽花無時歇,丑石終朝踞。
水竹散清潤,煙云變晨暮。
何必憶山林,直有山林趣。
深院罷秋千。落盡殘紅滿地鮮。盼得春來無好日,天天。只自斜風橫雨連。
爐冷水沉煙。無力瑤琴不上弦。人意亦如春意懶,年年。多半欹床中酒眠。
一念新羅已杳然,賈胡留滯忽經年。
憑陵赤岸疑無地,指點滄溟直際天。
豈有奇文誇海外,獨饒新病怯尊前。
蠻花犵鳥猶知我,客里相看倍可憐。
閒立此孤亭,
春光到眼青。
東南山最好,
金碧列圍屏。
升之升之子其歸,白云鴻雁天邊飛。我嗟不能從子歸,煩子為我尋松溪。
松溪頭,萬株松樹平安不。故人故人休相憶,君去江南我江北。
江南江北天茫茫,相思各在天一方。天邊有雁江有魚,相思為寄尺素書。
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從,又見韓愈孟郊恨不如云龍。我今與子別,正與二子同。
我在大江北,君歸五湖東。我猶作楚客,君復為吳儂。
江湖吳楚休相憶,青云有路各努力。
天公昨日為我悲,陰云慘慘風凄凄。天公今日為我喜,朝陽晃晃融新泥。
一悲復一喜,天意良有以。悲我東齋別心友,喜子還家奉甘旨。
心友不可別,甘旨不可闕。人生安得兩如意,故人一別今千里。
他時迎侍還東州,約君過我松溪頭。
湖山蒼蒼,湖水茫茫。
丹楓飄錦,金橘鋪黃。
明眼衲僧,隨境轉圣凡,無處覓行藏。
短棹擊空明,扁舟似葉輕。
殘星低兩漢,缺月上三更。
木鐸他山響,漁歌隔塢聲。
恍疑仙島近,身世在蓬瀛。
居然穿雨際,的的炫輕盈。
高閣今相望,遙心一倍生。
元云光漸曙,淺水影微縈。
經歲含情待,天涯已贈瓊。
高閣中夜坐,攬此山上月。
目盡意未已,移步向林樾。
碧草色欲無,朱華影俱白。
微火出上方,清風吹片石。
人語漸不聞,吾心共幽闃。
靜理常在山,浮生喜為客。
清光永若茲,芳菲有消歇。
茗碗熏爐位置偏,山房絕似小吳船。砌花種別爭春綻,庭樹陰交障日圓。移榻久無殘客對,修齋漸與退僧緣。一團蒲上閑披褐,誰道金閨已十年。
飯鐘粥鼓接名藍,如海紅香寄一庵。例有高流樂晨夕,判無熱客利西南。檐牙虛籟吟聲合,屋角晴嵐畫意參。我在長安叨舊雨,閑居風味略能諳。
昔款依稀記弱齡,烏衣門巷錦帆涇。春潮兩槳人初到,夜雨重簾酒乍醒。香火心情偏澹蕩,雪泥蹤跡總飄零。一龕今日安跏穩,折腳鐺邊說與聽。
到來便當脫朝簪,晝拓湘欞暑不侵。橫閣露枝延鶴夢,填階風葉壓蛩音。居安僻地除官樣,人閱中年長道心。莫怪句留常永夕,天涯何處托苔芩。
老根先入遠煙膠,
更取纖枝束細毫。
再作一家香氣聚,
幽人研弄亦風騷。
傲骨飽經霜,虬枝歷歲長。
高風懷靖節,秋意寫柴桑。
本是君家物,猶聞墨妙香。
停云賡未得,詩思托微茫。
鐙殘漏盡未停披,一卷淋浪白傅詩。
獨坐渾忘通夜永,相看又是十年遲。
青衫江上人還健,紅板聲中酒莫辭。
最是長安行樂處,紅墻銀漢起人思。
莫唱當年《長恨歌》,
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
淚比長生殿上多!
大武高盤海上浮,登臨涼氣滿浯州。乘槎漫憶三秋客,濯足遙從萬里流。
地拆南溟稀過雁,天回絕壁倚牽牛。潮聲夜落云霞凈,縹緲猶疑到十洲。
海上芙蓉萬仞開,翠含飛閣亦奇哉。檐前日抱扶桑上,樹杪風吹碣石來。
哀壑莫云看倚劍,高秋落葉伴登臺。東南天柱雄今古,安得樓船下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