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三 新安驛席上留別
送盡殘春更出游。風前蹤跡似沙鷗。淺斟低唱小淹留。
月見西樓清夜醉,雨添南浦綠波愁。有人無計戀行舟。
送盡殘春更出游。風前蹤跡似沙鷗。淺斟低唱小淹留。
月見西樓清夜醉,雨添南浦綠波愁。有人無計戀行舟。
送走了暮春又出門遠游,在風中的行蹤好似沙鷗般漂泊不定。我慢慢飲酒、低聲吟唱,暫且停留片刻。西樓上明月見證我在清夜沉醉,南浦因春雨增添了綠波,更添離愁。有人毫無辦法,只能留戀那即將遠行的船。
殘春:暮春。
沙鷗:一種水鳥,常用來比喻行蹤漂泊不定。
淺斟低唱:慢慢地喝酒,輕聲地歌唱。
淹留:停留。
西樓:西邊的樓,常指人思念或聚會的地方。
南浦:南面的水邊,古人常用來指代送別之地。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題可知是在新安驛的酒席上與友人分別時所作。當時詞人可能處于漂泊的生活狀態(tài),在暮春時節(jié)又要遠行,與友人分別,心中滿是離愁。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fā)離別之情。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離別時的惆悵。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xiàn)了詞人在離別場景中的情感體驗,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遠岫層陰罨綠房,露華初未染秋黃,濕煙微逗月宮香。絕不愛憐長日雨,等閒零落隔幽窗,秾枝有憶定云孀。
沄沄江波闊,黯黯毒霧吐。舟行麻墟口,川原見深阻。疊嶂千萬重,賊穴難比數(shù)。西或連閩蜀,東應接吳楚。居民與商舶,劫掠莫敢禦。無人向誰何,況敢索征賦。我來值零雨,寂寂無所睹。佇立空嗟咨,此獨非王土。
林塘稱大隱,漁釣舊生涯。亭下三珠樹,檐前五色瓜。金樽流紫氣,綺席送青霞。日暮斑斕袖,翩翩舞百花。
掾郎辟舉南州掾,炳炳才名早歲收。幕府簡書閒白晝,戟門旌旆卷高秋。花開擬上瀛洲看,酒熟頻為鑒曲游。北來或有雙魚使,煩寄新詩寫我憂。
嘆五材并用,水德靈長。初泛濫,漸汪洋。轉雷經滟滪,濺雪下瞿唐。才出險,吞漢沔,略沅湘。發(fā)源湔道,東過維揚。由有本,自無疆。遠游還故國,待渡立斜陽。山煙紫,津樹綠,客心傷。
唐室開元致太平,年年十月幸華清。當時馬上多嬌態(tài),不相驅馳蜀道行。
老杜聞子規(guī),近在東西川。猶云感時物,收淚寫幽悁。今我行塞徼,子規(guī)相后先。時夏云景晦,鳥呼搖空煙。響入樹窅窅,啼垂血濺濺。想知岐路難,不惜軀命全。千聲復萬聲,喚我歸言遄。茍非木石心,豈免腸內煎。江南叢薄間,有花名杜鵑。開時是鳥至,相戒治春田。不歸如江水,負此今五年。風土孰云異,物情要有遷。寄巢勿浪出,祝爾還自憐。嚴程趣行邁,且復揮吾鞭。
前驅頓節(jié)息傳呼,再拜登堂坐繡鋪。一代文儒非董賈,三年足跡遍江湖。敢忘稼穡酬艱食,自有菅茅葺敝樞。莫遣粵人歌夜半,令渠欹枕憶吳歈。
游人戀山水,日晏澹忘歸。但愛云煙好,那知仆馬饑。
窺園記我分名卉,大似梁園重錦紅。自愧江淹才已盡,卻須還與主人翁。
玉管傾杯樂,春園斗草情。野花無限意,處處逐人行。
朝為楊柳色,暮作芙蓉好。春風若有情,江山相逐老。
孟子荀卿同一傳,竟將才士作輿臺。遺文五十三篇在,夏道原從附會來。
從嚴懶下傷春淚,今日愁來難作計。拚將雙淚滴成川,還只魚兒知此味。遷陵變谷無窮事,都共飆輪晨夕駛。但憐紅紫換榮枯,畢竟人生皆夢醉。
細雨曉風柔,春聲入御溝。已漂新荇沒,猶帶斷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