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君山入黃山
君山行盡是黃山,山脊中分大石灣。
帆影忽來千樹里,江聲若出萬峰間。
水云自起羈愁合,野鳥高飛客思閑。
臨去尚勞回首望,美人日暮綰湘鬟。
君山行盡是黃山,山脊中分大石灣。
帆影忽來千樹里,江聲若出萬峰間。
水云自起羈愁合,野鳥高飛客思閑。
臨去尚勞回首望,美人日暮綰湘鬟。
走完君山就到了黃山,山脊將大石灣從中分開。船帆的影子忽然出現在千樹之間,江濤聲好像從萬座山峰中傳出。水云自然涌起,與羈旅的愁緒融合在一起,野鳥高高飛起讓游子的思緒變得閑適。臨離開時還忍不住回頭眺望,那如美人般的山巒在日暮中仿佛挽著湘地女子的發髻。
君山:山名。
山脊中分大石灣:指山脊把大石灣分開。
羈愁:羈旅之愁。
綰湘鬟:挽著湘地女子的發髻,這里形容山巒形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羈愁”“客思”可推測,詩人處于羈旅之中,在從君山前往黃山的行程中,有感于沿途的山水風光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在旅途奔波,內心既有對美景的欣賞,也有漂泊在外的愁緒。
這首詩以行程為線索,描繪了從君山到黃山的沿途景色。主旨在于展現山水之美,抒發羈旅情思。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開闊,將情與景巧妙融合。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才華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
都會地。東南王氣須記。龍盤鳳舞到錢塘,瑞煙回起。畫圖彩筆寫西湖,波光溶漾無際。翠欄最宜半倚。柳陰駿馬誰系。鱗差觀閣接飛翚,衙廬萬壘。倒空碧浸軟琉璃,云收天凈如水。夕陽照晚聽近市。沸笙簫、歡動閭里。比屋樂逢堯世。好相將載酒尋歌玄對。酬答年華鶯花里。
萬里彩衣遠,旬日黃花后。蓬矢紀佳辰,蓮幕翻新奏。更看桂枝香,歸獻靈椿壽。同對小蟠桃,共醉長生酒。
夭桃能紫杏能紅,滿面塵埃怯晚風。爭似羅浮山澗底,一枝清冷月明中。
沙草山低叫白翎,松林春雨樹青青。土房通火為長炕,氈屋疏涼啟小欞。六月椒香駝貢乳,九秋雷隱菌收釘。誰知重見鰲峰客,颯颯臨風鬢已星。
雨風睡過一年春,破悶無茶可策勛。失笑起來聞玉笛,懶晴吹漲滿空云。
蔓草自細微,女蘿始夭夭。夤緣至百尺,榮耀非一朝。敷色高碧嶺,流芳薄丹霄。如何摧秀木,正為馀波漂。莖葉落巖跡,英蕤從風飆。洪柯不足恃,況乃托陵苕。
不思量。又思量。一點寒燈耿夜光。鴛衾閑半床。雨聲長,漏聲長。幾陣斜風搖紙窗。如何不斷腸。
蘭枻藤橈桂作舟,錦江江上泛春流。自憐野燕翅翎短,空望江頭鸛雀樓。
團團雙桂拂茅齋,虛幌疏欞盡日開。會待秋高風露下,清香飄泛月中來。
故人隔海相望,舉杯如見鐘山月。亂云散盡,山河表里,清光四澈。桃渡聯吟,長橋買醉,素娥能說。問當年俊侶,海桑三見,幾人保、如霜發。翹首航天一葉,想銀河今宵可涉。碧落無聲,雙星在望,天容全別。哪有人間,盈盈一水,長教隔絕。待他年此日,三方高會,慶團圓節。
長相思,路行難,玉關鴻雁何時還。張霧幄,捲云鬟,青燈夜未滅,翠被曉猶寒。荏苒紅顏鏡中老,空閨日日望刀環。長相思,路行難。
紛紛國步苦艱難,污簡千年往事殘。夾馬營中香氣散,黃龍堆上凍翎乾。金源運去讎方復,起輦魂驚骨巳寒。日月齊肩終古見,照天光彩萬方看。
湘江貫地維,衡岳生人杰。誰遣益州星,暫伴峨眉月。初度慶今朝,繡斧雙龍節。為國罩嘉魚,趣覲黃金闕。
湘山詩眼兩爭高,醉墨淋浪濕斗杓。說似元龍徹欄楯,恐妨縱武上曾霄。
青鳥當時養得馴,碧梧露下覆清晨。紗窗忽見秋如許,應有蛾眉憶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