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羅浮兼寄何使君二首
屢爽羅浮約,山靈或笑人。林泉堪浪跡,巖洞幾經春。五鵲時還集,千花歲并新。寒梅如有待,遲暮轉相親。
山色年年好,難逢地主賢。帷搴朱洞外,榻下鐵橋邊。剩有登樓月,俱無警堠煙。安民多渤海,游騎喜相連。
屢爽羅浮約,山靈或笑人。林泉堪浪跡,巖洞幾經春。五鵲時還集,千花歲并新。寒梅如有待,遲暮轉相親。
山色年年好,難逢地主賢。帷搴朱洞外,榻下鐵橋邊。剩有登樓月,俱無警堠煙。安民多渤海,游騎喜相連。
多次錯過前往羅浮山的約定,或許山靈都要笑話我了。山林泉石值得我浪跡其中,那巖洞不知已過了多少個春秋。五只喜鵲時不時飛來聚集,每年各種花朵都煥然一新。寒梅好像在等待著我,到了暮年我與它越發親近。羅浮山的山色年年都如此美好,卻難遇到像何使君這樣賢明的主人。在朱洞外撩起帷帳,在鐵橋邊放下臥榻。還有登樓時看到的明月,邊境也沒有報警的烽火。何使君像漢代渤海太守龔遂一樣善于安民,巡邏的騎兵也能友好相連。
爽:違背,錯過。
浪跡:四處漂泊,行蹤不定。
五鵲: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羅浮山常見的鳥類意象。
遲暮:指晚年。
地主:指當地的主人,這里指何使君。
帷搴:撩起帷帳。
警堠煙:報警的烽火。
安民多渤海:用漢代渤海太守龔遂治理有方、使百姓安居樂業的典故,稱贊何使君善于安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可能因各種原因多次未能前往羅浮山,心中有所遺憾。而何使君可能是當地的官員,以賢明著稱,詩人與他有一定交往,因此在詩中表達了對羅浮山的向往和對何使君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羅浮山的向往和對何使君的贊賞。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通過自然景色和歷史典故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對生活的感悟。
鳳兮爾何來,翙翙鳴高崗。山風度玉簫,竹實豐糇糧。至今嶙峋石,如作毛羽翔。深溪阻造極,懸磴聊褰裳。踟躕不忍下,樹杪青天長。
壺丘仙客寫琳瑯,金薤臨風片影涼。夜半蒼梧飛夢到,冷冷瑤瑟滿瀟湘。
弓疲矢盡三千里,節弊衣穿十九年。流落天涯有離別,當時誰擬畫圖傳。沙云如雪雪如塵,握手相看語語真。多少世間無淚面,一生錯笑隴西人。
苦戰勤王事,精魂泣鬼雄。壞城兵氣黑,遺鏃血花紅。故老談亡國,明時錄死忠。長吟一搔首,落日鳥呼風。
功業臨淮異姓王,金戈時照赤心光。已教壁壘傳精采,便使乾坤屬圣皇。
趙老名言本兩忘,庭前空有柏蒼蒼。西江吸盡慵開口,北載添來亦括囊。明月清風何所礙,落花流水不相妨。須知居士元無病,底用千年舊藥方。
寥落中州地,新詩誰共裁。秋深寒雨過,葉落故人來。山水宜相對,陰晴不用猜。應知歡聚短,珍重掌中杯。
旭日耀層漢,輕風吹碧漪。行程渺何許,征馬焉可羈。常時送歸客,中懷亦凄其。況此骨肉親,胡寧不傷悲。強持一樽酒,為汝陳祝規。去去登泮學,冠裳肅威儀。展席坐清晝,橫經講軒羲。慎勿嗜梁肉,飲水足忘饑。勖哉繼前哲,庶以慰我思。
杜陵老布衣,饑走半天下。作詩千萬篇,一一干教化。是時唐室卑,四海事戎馬。愛君憂國心,憤發幾悲咤。孤忠無與施,但以佳句寫。風騷到屈宋,麗則凌鮑謝。筆端籠萬物,天地入陶冶。豈徒號詩史,誠足繼風雅。使居孔氏門,寧復稱賜也。殘膏與剩馥,沾足沽丐者。嗚呼詩人師,萬世誰為亞。
壺觴聊首夏,文史更孤臺。地主更來幾,登臨每復陪。徑蘭迎節秀,巖鴿撲驄回。落日憑軒外,蒼蒼四岳開。
墜棲多為立錐無,時有饑寒效綠珠。亦見豪家崇愷否,尚揮如意擊珊瑚。
西風江上賦歸休,值雨那堪夜泊舟。官路暝煙迷驛舍,郡城寒火出更樓。到家正及湖田熟,在客先驚館樹秋。還憶情人相別處,短亭孤棹共悠悠。
桃杏花開紅映人,池塘水暖綠粼粼。典衣沽酒入城去,報道江南二月春。斷橋芳草生含路,隔水楊花飛度城。客里不知春早晚,年年杯酒過清明。
東林聞自昔,夢想已多時。頗喜茲行便,聊償夙所期。苔荒翻貝處,劫化偃松枝。贏得芙蕖在,年年發舊池。
經時檐溜苦,一枕自幽單。低軟閨音凝,淋森鬼語寒。靠今無半喜,整舊帶馀酸。故紙煨千條,倘能持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