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 其四
法門不幸法幢摧,
五蘊山中化作灰。
昨夜泥牛通一線,
黃龍從此入輪回。
法門不幸法幢摧,
五蘊山中化作灰。
昨夜泥牛通一線,
黃龍從此入輪回。
佛法的門庭很不幸,法幢倒塌了,五蘊山中一切化作了灰燼。昨夜泥牛打通了一線生機,黃龍從此進入了輪回之中。
法門:佛教術語,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也泛指佛教。
法幢:佛教用來比喻佛法能降伏一切邪魔,如高幢之能制敵。
五蘊山:五蘊指色、受、想、行、識,五蘊山可理解為被五蘊所束縛的狀態。
泥牛:在佛教中常為一種象征,有虛幻不實之意。
黃龍:可能是指禪宗黃龍派,也可能是某種象征。
輪回:佛教概念,指眾生在生死世界循環不已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難以明確創作的精確時間和地點。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佛教發展或許遇到困境,佛法的傳播和修行出現了問題,詩人可能是有感于此而創作。
此偈表達了佛法興衰無常的主旨。其突出特點是充滿佛教哲理,以象征手法表達深刻思想。在佛教偈語文學中,它反映了當時佛教發展的某種狀況,有一定研究價值。
錦帳朝朝睡。起罷梳洗,落花鋪地。帕染燕支紅在水。怕纏綿,總生疏,拋冷際。
暗度回廊里。恨明月、照人窗紙。虎阜山塘才七里。算生平,幾人兒,都害死。
陶公歸去更凄涼,松菊雖存徑已荒。
袖底有云皆泰岱,眼中無事不滄桑。
燕巢歷歷驚危幕,驢背匆匆又夕陽。
且向江頭吟白柰,遙憑六代溯興亡。
點檢笙歌多釀酒。蝴蝶西園,暖日明花柳。醉倒東風眠永晝。覺來小院重攜手。
可惜春殘風雨又。收拾情懷,長把詩僝僽。楊柳見人離別后。腰肢近日和他瘦。
往歲真源謫去。
紅淚揚州留住。
飲罷一帆東,
去入楚江寒雨。
無緒。
無緒。
今夜秦淮泊處。
長河浩浩寒無潮,夜風吹雪聲蕭蕭。平明日出耀晴彩,萬樹璚花猶未消。
湖南畫管松篁里,錦帳氍毹人未起。湖北朱樓翠幕深,獸炭紅爐酌香?
竹籬茅屋是誰家,瓦鼎敲冰自煮茶。布衣當年冷似鐵,蹇驢隨處吟梅花。
笑渠富貴總塵俗,一味清寒貧亦足。
江城秋至幾日
風物斗覺凄涼
鄰女機絲何有
夜聞促織悲傷
一分月色。照綺窗斗影,娟娟清絕。縞袂初逢,綠萼仙人似相識。回首鄉關舊夢,渾難問、南枝消息。看一樹、瘦影橫斜,寒素謝雕飾。
殘雪。伴孤潔。正卷幔忽驚,竹外瓊積。幾回暗惜。玉質冰姿漫輕摘。多少嫣紅姹紫,更莫妒、天然風骨。應好護、開遍也,休教狼藉。
薄霧戀山坳,日在征鳥背。出門一舸浮,峭碧點波碎。橫空見塔尖,如佛影孤髻。逾近煙水闊,舍舟見古寺。我友汪居士,避俗隱茲地。布被可留客,門巷不嫌隘。檜雨燒團茶,飫口園官菜。臥聽萬壑風,足洗胸中穢。
仙城李子長,短發不及寸。家有覓粟兒,時無郭元振。經年斷往還,使我勤問訊。
寧知造化心,天地無情盡。祝融我當往,往處還自然。未往亦由我,安知不是仙。是身元有患,天道豈無緣。難逢俗人說,可為知者傳。
握得麟符去,誰知請郡情。
漁樵歌五褲,郊遂望雙旌。
白雨江心寺,青楓斗口城。
瑯琊王內史,猶重永嘉名。
糺縵五云紅,
曈昽映大東。
明昭天日表,
肅穆圣神衷。
河岳趨宸蹕,
旌旗仰下風。
歡聲同四野,
應徹九重宮。
寂寂中秋夜,
含情出玉閨。
河長看雁遠,
月皎覺云低。
星源來晉甸,天險峙秦關。
波涌方舟速,威明古戍閒。
萬民瞻鳳輦,百職集鹓班。
冬省經茲地,移風先化頑。
矯矯被褐者,江海自淪跡。貧賤心所安,顑頷豈摧抑。用拙不求嬴,憂在騷雅熄。窮來抱影居,澹詞蘊古色。耿耿烈士心,更著排難力。恩銜越石徒,友道不荊棘。恥貸監河粟,甘從于陵食。俯首問妻子,汝胡饑寒逼。蹈海乃何人,長嘯吾自得。富貴與榮名,松菌固殊域。燕石誠可嗤,口珠盡堪衋。今古自一時,鴻冥詎能弋。大雅日已遠,斯文競馳騖。如何舍周鼎,淟濁寶康匏。李生奮東海,深湛托毫素。棄世吾不為,榮華吾不慕。智用修綆級,道由斲輪悟。荒哉千載心,希聲在韶頀。刻商雜流徵,眾耳信驚怖。悠悠復何言,邯鄲踠其步。浮沉將安之,歲月不我顧。漢署共遨游,相期保中路。璚佩紛偃蹇,美人恐遲暮。八極自揮斥,先民有遺度。徐子負逸氣,本自吳會奇。邂逅協心許,在昔未遇時。夙有餐霞情,空抱世網悲。揆余秉微尚,泔魚傷暮知。握手自高吟,一一金石辭。賦客盡傾倒,珠光炫陸離。詞園豈浪名,作者見于斯。立言多苦心,河清詎可期。荃蕙化為茅,陳詞欲訴誰。驂乘賦已遠,執戟志仍疲。感彼同懷人,愧無雜佩貽。勉哉體明德,歲暮良不欺。吏部慷慨人,早晚耽著作。所得皆經奇,郁郁濟世略。高視凌千載,詞賦悼寂寞。結藻燦國章,著論麗丹艧。感時賦長楊,菁華嘆昭爚。燭龍耀天街,蔀屋徒螢爝。復古力何雄,憐才意不薄。末俗振風騷,平生重然諾。莫逆今昔希,詞盟欣有托。古來賢達士,道在從龍蠖。瞻彼肅肅羽,萬里翔寥廓。邴生宦業微,懷恩向丘壑。藉甚天下士,王生名日振。玄成有世業,江左挺斯人。早窺竹素園,作賦楊馬倫。新篇扣哀玉,激烈吒鬼神。酒后雅吳詠,俠氣凌高旻。傲睨天地間,誰知肝膽親。詞人久衰謝,柏梁徒埃塵。生也抗高義,斯道不緇磷。鼎鉉期俊功,揚聲天路津。豈學蓬蒿子,白首徒苦辛。余慚梧臺石,君邁連城珍。用舍固殊轍,感贈以書紳。
淚眼送君傾似雨。不折垂楊,只倩愁隨去。有底風光留不住。煙波萬頃春江櫓。
老馬臨流癡不渡。應惜障泥,忘了尋春路。身在稼軒安穩處。書來不用多行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