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茂才張如春以將軍幕凱旋西渡歸陜右
三春煙景滿江紅,鹿島潮平扇好風。
入幕才參專閫內,歸帆人在擁旄中。
一時萍水情緣合,千古文章氣味通。
知己休忘在海內,天涯原說比鄰同。
三春煙景滿江紅,鹿島潮平扇好風。
入幕才參專閫內,歸帆人在擁旄中。
一時萍水情緣合,千古文章氣味通。
知己休忘在海內,天涯原說比鄰同。
暮春時節,滿江都是如煙似霧的美景,鹿島潮水平靜,吹拂著宜人的好風。你在將軍幕府中參與軍事謀劃,如今乘船歸來,在軍旗簇擁之中。我們偶然相遇結下緣分,從古至今文人之間憑借文章志趣相投。知己不要忘記彼此,雖然遠隔天涯,情誼卻如同鄰居一般親近。
三春:暮春。
鹿島:地名。
入幕:指進入幕府任職。參:參與。專閫:指將領掌握軍事大權。
擁旄:指軍旗簇擁,形容將領的威武。
萍水:像浮萍隨水漂泊,比喻偶然相遇。
氣味通:指志趣相投。
比鄰:鄰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友人張如春在將軍幕府任職,凱旋西渡歸陜右,詩人寫詩相贈。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友人建立戰功,詩人為其感到高興,遂作此詩表達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景與情巧妙融合,既有對友人功績的贊美,又有對友情的珍視。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江館夜涼風乍起,海天云淡月初高。
山禽說我胸中事,煙柳藏他物外機。
黃壚邈若山與河,人生安樂孰如他。為提葫蘆沽美酒,快喚靈均聽浩歌。
夜迥樓高堪聽雨。便是無眠,添得閑情緒。倘付瑤琴弦上語。瀟湘只在低徊處。晼晚韶光看欲去。無計留春,何苦留春住。青鬢朱顏能久駐。明年又見花千樹。
拜命南來路七千,深山狠石試□泉。張華昔日能先見,雷煥當時豈浪傳。豐獄舊埋光射斗,延平變去浪掀天。如今莫作蟠泥計,多少蒼生望沛肰。
夜來一朵碧芙渠,內有紅丸滴滴珠。滴下華池是神水,丹田結聚作丹樞。
南京北京,花明月明,如今不是蕪城,看河清海清。天靈地靈,山憑水憑,閑來灞上經行,過秦陵漢陵。
王維遠矣蕭郎死,墨竹古來俱可數。自從老可出湖州,世人始信前無古。此圖高古不知名,欲與湖州相抗衡。森森矛戟自相向,淅淅枝條如有聲。高堂素壁時張掛,瀟灑渾疑卻炎夏。莫言無地種瑯玕,自有清風滿圖畫。
君已將身隱,誰能為國謀。投珠悲按劍,積羽詫沉舟。莫嘆塞翁馬,恐驚海上鷗。難兄有令弟,相對可忘憂。
高城鐘鼓喚蒼茫,海若镕波浴太陽。綺色中天徐散盡,空青一點是扶桑。
久仰薛濤井,來上望江樓。三巴自古形勝,涪水繞綿州。眼底紅亭綠榭,正是當年門巷,千載話風流。不見垂楊在,何處系行舟。百川逝,千帆去,一箋留。今應無憾,萬國衣冠拜石榴。長與杜祠鄰近,可有新詩酬唱,別集未曾收。蜀道誰云險,車馬滿平疇。
老去逢迎入郭稀,相看還覺故吾非。三生憶我參同夢,一著輸君落鈍機。歲晚鷗波煙水闊,秋高雁渚稻粱肥。重來應被梅花笑,誰為緇塵涴素衣。
一出青門暑色濃,衣冠祖道望行蹤。歸與擊壤同聲祝,不負乾坤一老農。
二年邊戍絕煙塵,一曲河灣萬恨新。從此鳳林關外事,不知誰是苦心人。
溯游縮程期,景氣異昏旦。波聲船頭響,旗尾檣竿轉。施團方入望,忽過繁昌縣。雄吹徹奫冥,陰色形怪變。凌虛彍超軼,坤六酣龍戰。幾日西南風,去帆眼中羨。蒼蒼水云鄉,九華今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