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闈校士二首
閩海烽初凈,遼陽檄轉催。徵兵煩十道,策士喜多才。
技已穿楊勝,籌因借箸來。君王思頗牧,仗鉞早登臺。
此去頻推轂,誰當獨請纓。圣恩深養(yǎng)育,壯志待澄清。
脫潁三千客,蟠胸十萬兵。扶桑弓未掛,須道有干城。
閩海烽初凈,遼陽檄轉催。徵兵煩十道,策士喜多才。
技已穿楊勝,籌因借箸來。君王思頗牧,仗鉞早登臺。
此去頻推轂,誰當獨請纓。圣恩深養(yǎng)育,壯志待澄清。
脫潁三千客,蟠胸十萬兵。扶桑弓未掛,須道有干城。
福建沿海的戰(zhàn)火剛剛平息,遼陽的征兵文書又頻頻催促。朝廷從十路征集兵馬,選拔人才時欣喜發(fā)現(xiàn)眾多賢才。武士的箭術已勝過百步穿楊,謀士的策略如張良借箸代籌般精妙。君王渴望有廉頗、李牧那樣的良將,將領應早日持斧鉞登臺指揮。此次出征朝廷會多次鼓勵,誰能像終軍一樣獨自請纓報國。圣上的恩澤深厚,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他們壯志滿懷,期待澄清天下。三千門客中會有脫穎而出者,他們胸中藏有雄兵十萬。在扶桑戰(zhàn)事未平、戰(zhàn)弓未掛之時,要知道國家有捍衛(wèi)疆土的良將。
武闈校士:武科考試選拔人才。
閩海:福建沿海地區(qū)。
遼陽:今遼寧遼陽一帶。
檄:征兵的文書。
穿楊:出自“百步穿楊”,形容箭術高超。
借箸:指為人謀劃。
頗牧:廉頗和李牧,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
仗鉞:手持斧鉞,象征掌握軍權。
推轂:推車前進,比喻推薦人才或鼓勵出征。
請纓:指主動請求擔當重任。
脫潁:即脫穎而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展現(xiàn)自己。
扶桑:古代指日本,這里泛指東方海上勢力。
干城:盾牌和城墻,比喻捍衛(wèi)者。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明清時期,當時沿海地區(qū)常有倭寇侵擾,邊疆也時有戰(zhàn)事。朝廷通過武科考試選拔軍事人才,以應對不斷的軍事威脅。詩人在看到眾多人才通過選拔后,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選拔出的軍事人才報效國家。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氣勢豪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的軍事和社會狀況,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朝見花開滿樹紅,暮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別開洞壑翠微齊,蘿薜云深路轉迷。 一榻繁陰炎掃午,六秋巖畔足幽棲。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鐘。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陣,曉枕云峰。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親曾見,是龍?zhí)栋讜?,海涌潮頭。 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原頭白鹿,水畔青牛。
簾漏滴,卻是春歸消息。帶雨牡丹無氣力,黃鸝愁雨濕。 爭著洛陽春色,忘卻連天草碧。南浦綠波雙槳急,沙頭人佇立。
策杖溪邊。倚杖峰前。望瓊林、玉樹森然。誰家殘雪,何處孤煙。向一溪橋,一茅店,一漁船。 別般天地,新樣山川。喚家僮、訪鶴尋猿。山深寺遠,云冷鐘殘。喜竹間燈,梅間屋,石間泉。
一翦晴波嬌欲溜。綠怨紅愁,長為春風瘦。舞罷金杯眉黛皺。背人倦倚晴窗繡。 臉暈潮生微帶酒。催唱新詞,不應頻搖手。閑把琵琶調未就。羞郎卻又垂紅袖。
瑞麟香軟飛瑤席,吟仙笑陪歡宴。桐影吹香,梅陰弄碧,一味微涼堪薦。停杯緩勸。記羅帕求詩,琵琶遮面。十載揚州,夢回前事楚云遠。 人生總是逆旅,但相逢一笑,如此何限。采石宮袍,沈香醉筆,何似輕衫小扇。流年暗換。甚新雨情懷,故園心眼。明日西江,斜陽帆影轉。
子規(guī)解勸春歸去。春亦無心住。江南風景正堪憐。到得而今不去、待何年。 無端往事縈心曲。兩鬢先驚綠。薔薇發(fā)望春歸。謝了薔薇、又見楝花飛。
中秋近也,正于門瑞氣,匆匆時節(jié)。隔歲維熊占吉夢,今夕天生英杰。仙籍流芳,瑞龍毓秀,應是非凡骨。詩書勛業(yè),妙齡行見英發(fā)。 好是日滿三朝,勝陳湯餅,投轄留賓客。玉果犀錢排綺宴,窈窕歌珠舞雪。枕玉涼時,屏山深處,好事權休說。小蠻楊柳,邇來還可攀折。
神物堅持多圣境,新詩開僻信賢能。 磨崖永作山中景,讀處留行亦好僧。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煙靄中。春來愁殺儂。 郎意濃,妾意濃。油壁車輕郎馬驄,相逢九里松。
阿房廢址漢荒丘。狐兔又群游。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頭。淚難收。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龍蟠虎踞金陵郡,古來六代豪華盛。 縹鳳不來游,臺空江自流。 下臨全楚地,包舉中原勢。 可惜草連天,晴郊狐兔眠。
潮生浦口云,潮落津頭樹。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今古短長亭,送往迎來處。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