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贊
百八摩尼杏葉光,
圓通門戶日開張。
度生莫恃蓮舟穩,
惡浪狂風自著忙。
百八摩尼杏葉光,
圓通門戶日開張。
度生莫恃蓮舟穩,
惡浪狂風自著忙。
一百零八顆摩尼寶珠閃耀著如杏葉般的光芒,圓通之門每日都敞開著。度化眾生不要只倚仗蓮舟安穩,惡浪狂風襲來時還得自己忙碌應對。
百八摩尼:通常佛教念珠為一百零八顆,摩尼指摩尼寶珠,象征光明、純凈。
杏葉光:形容摩尼寶珠發出如杏葉般的光澤。
圓通:佛教語,指遍通一切,圓融無礙。
度生:度化眾生。
蓮舟:佛教中象征度化眾生的工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看,應是處于佛教傳播、人們重視修行的環境中,作者可能是有感于一些人在修行中存在依賴心理,故而創作此詩以提醒眾人。
這首詩主旨在于提醒修行者不能依賴外力,要積極應對修行中的困難。其特點是用象征手法表達佛教哲理,在佛教勸誡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秋晚空山冷閉門,
濕云時復起巖根。
大都詩思因禪悟,
一半鐘聲帶雨昏。
短榻橫眠聊自適,
孤鐙枯坐向誰論。
畢生消受清閒福,
慚愧難酬出世恩。
壁倚乾寧碣,
龕籠大業僧。
七年馳使路,
兩躡石梯層。
殃民政虐恐風傳,鎮日窮愁蟬腹然。化物未能參物格,高談無當若談天。雅歌清唱俱流徵,善聽多慚可絕弦。何事攔腰撞君價,絕塵奔逸正吾前。
萬緣政爾未能佳,繪句彫鎪直謾誇。客里懸知君有謂,宦游當念我何奢。幾時西塞歌飛鷺,指日東籬采菊花。五斗折腰良自苦,奈今無粟飯胡麻。
大木作高棟
一國不能兩
若無百圍柱
頹壞欲誰仰
新涼樹色向金天,
御輦遙停蔓草邊。
盛暑已過銷夏日,
清風才到有秋年。
高臨三殿九重闊,
下看千家萬戶連。
薄暮山亭觀射畢,
回宮復道起蒼煙。
生于煙雨殘于霜。爾壽比花長。青山絕少埋愁地,待呼起、酒籍琴康。鴻去楚南,馬嘶塞北,人世忒凄涼。
尋鈿拾翠幾回忙。舊夢隔斜陽。天涯無限愁無限,剩多少、冷蝶寒螀。誰信后來,春風吹轉,別有好時光。
曲欄高檻倚崔嵬,要是仙京白玉臺。
云色自連鳷鵲動,天顏亦為近臣開。
光翻午夜渾疑月,花滿新春未數梅。
自笑詩成無好語,但知縞帶與銀杯。
尚書遺事久滄桑,此地猶傳舊草堂。
暮雨樓臺春寂寂,月明煙樹夜蒼蒼。
絳云人去琴河淺,紅豆花疏鏡檻涼。
笑我經旬閉門坐,更無游女踏斜陽。
露折霜摧豈自由,
花殘鶯老債誰留。
無邊晻曖成虛蔭,
不斷蕭騷付濁流。
棄婦機中明月夜,
離人江上白云秋。
何須更聽回風曲,
滿眼榮枯導客愁。
玉燭調元黍律勻。迎長嘉節屬芳辰。云如惜雨鉤牽雪,梅不禁風漏泄春。
天意好,物華新。偷閑贏取酒邊身。太平朝野都無事,且與鶯花作主人。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寧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千樹垂楊萬樹梅,朝曦初上露初開。滿身雨露非承寵,只合宜春斗草來。
花壓雕闌樹色蒼,半開魚鑰侍焚香。掌中態弱君恩重,強起還憑白玉床。
雖言逐隊向長門,十載何曾識至尊。命薄不教人見妒,始知無寵是君恩。
急風快雪滿燕臺,
蕭寺柴門午始開。
童子驚看乘興客,
王猷新自剡溪來。
長年夢黃堰,
今日飲紅灰。
徑綠無多草,
庭陰半是梅。
海棠留雨醉,
楊柳傲風媒。
對此渾無事,
一杯重一杯。
崖卷層霄闊,
溪穿碧玉橫。
銀河一派水,
終日瀉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