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安國大師兼簡子蒙
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
巖光分蠟屐,澗響入銅瓶。
日下徒推鶴,天涯正對螢。
魚山羨曹植,眷屬有文星。
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
巖光分蠟屐,澗響入銅瓶。
日下徒推鶴,天涯正對螢。
魚山羨曹植,眷屬有文星。
回憶起曾侍奉在您蓮花座旁,還聆聽您講解貝葉經。山巖的光影映照在蠟屐上,山澗的聲響仿佛流入銅瓶。在塵世中人們只推崇超凡之人,而我在天涯正對著點點流螢。我像羨慕曹植能在魚山有感悟一樣,羨慕您身邊有眾多有才華的人相伴。
蓮花座:佛座,這里指安國大師講經之處。
貝葉經:古代印度人用貝多羅樹葉書寫佛經,后泛指佛經。
蠟屐:涂蠟的木屐,古人登山用具。
日下:指京都,這里泛指塵世。推鶴:推崇超凡之人。
魚山:在今山東東阿縣,曹植曾在此作《魚山梵唄》。
眷屬:親屬,這里指身邊的人。文星:指有才華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作者在與安國大師分別后,身處天涯異地,回憶起往昔與大師相處的時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佛教文化較為盛行,作者對佛法有一定的接觸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安國大師,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善用意象和典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佛教文化的交流,以及他們的情感表達和文學創作風格。
桃花開幾許,客至槲林深。洞豁天門霽,巖垂石閣陰。秦人家豈在,阮客路空尋。坐憶青霞髓,翻懸王烈心。
危亭兼雅勝,勝景足奇觀。湖水涵天入,山云帶雨蟠。千松偃夜月,萬竹撼春寒。玉井汲甘冷,塵緣那得干。
伊昔隋家全盛年,周陳部曲按三邊。端門徹夜笙歌合,琪樹經春錦繡纏。經春錦繡何搖漾,別有迷樓九霄上。連拱飛甍次第開,朱簾繡柱森相向。樓中美女花蔥蘢,寫翠圖黃映曉空。璧月瓊花新態度,臨風結綺舊豐容。碧山螢火光于電,更傍沉香山底宴。窈窕清歌來夢兒,輕盈妙舞蓮花旋。行樂還來爛熳游,天京移蹕望揚州。高起離宮連鳳闕,斜穿汴水入龍舟。龍舟錦纜映牙檣,玉簫金管切云長。仙禽自蛻葳蕤羽,野鳥還為鸞鳳翔。棹歌楊柳春風晚,扇影芙蓉秋露香。芙蓉秋露香飄玉,臺榭俄成走麋鹿。翠華夢斷雷塘路,鐵馬聲喧太行麓。遼東浪死鬼啼道,馬上夜游誰度曲。燕泥時自落空梁,庭草無人隨意綠。繁華堪羨復堪憐,高冢麒麟若個邊。古路斜陽懸木末,寒鴉流水繞村前。荒基遠對唐陵樹,斷碣猶存大業年。往事悠悠誰與共,臨風為爾一潸然。
門掩殘春獨詠詩,羈懷愁對好花枝。功名自古違心事,道路于今感鬢絲。跡學東方聊玩世,名慚司馬卻同時。漫游處處堪乘興,何必山中舊紫芝。
畸嶇尋古隧,衰草隱寒原。欲讀將軍事,豐碑祗半存。
去歲崧臺下,同人總在茲。嘉魚驚入饌,端水喜流澌。石室梅開候,羚羊雪積時。玉盤分幕府,飲御重相期。
胡君家住淮河上,力學養親無外尚。挺然自是不凡材,選進巖廊待良匠。俄從俊秀趨邑庠,旋登胄監朝明光。璞中良玉發溫潤,匣底寶劍開鋒芒。大廷求士懸美祿,小大畢收無棄逐。長安衢路東復西,貴戚權豪列華屋。侯門投刺豈無媒,獨掩書帷生綠苔。游情肆志究青簡,長使功名心似灰。京華客游春復夏,夢魂忽落孤云下。飄然請謁賦還家,拜命即行寧俟駕。一杯相送鳳臺春,落絮飛花江水濱。同袍共惜仙舟遠,故里爭看綵服新。人生出處何須計,父母俱存真樂事。渭城歌徹柳青青,極目淮山渺煙際。
獵獵西風九月寒,元戎緩帶撫齋壇。士腰弓箭翻云去,人擁旌旄夾道看。振旅陣酣金柝靜,從軍詩落玉蜍乾。南山不謂無嘉節,深惜諸賢玩燕安。劍花弓月幾秋寒,宿將凋零更不壇。師眾弗于先事戒,蒐田祇作具文看。戍還黎雅魂方定,箭洗褒斜血未乾。為報道傍泥飲者,尹來遺汝百年安。
利達語易好,窮困顏無光。我撫三窮圖,衋然令我傷。姑老舅復衰,青齡鎮媰孀。弧辰幸生男,寧知存與亡。一絲引千鈞,顧影增徬徨。靈根不終閟,春融發寒芳。孫枝繼繼出,聳壑淩空蒼。窮也亨所基,節孝為之綱。幽明兩有托,芝庭煥宸章。
當時落拓不足論,挾書醉眠桃花村。黃鸝叫斷春雨色,白鷺窺破新水痕。身世溟滓游太上,風物依稀似陸渾。何人喚我出門去,匹馬蕭蕭南北路。兩足皸皺涉冰沙,雙鬢凋殘櫛煙霧。燕臺駿骨雖見收,漢宮蛾眉易生妒。幻泡浮云擲一官,親蒙天子賜黃冠。入山面壁終有日,對酒逢花且盡歡。此地重來恣笑謔,十載羈棲宛如昨。凄愴似隔武陵雞,須臾亦是令威鶴。紅桃碧柳風正柔,野浦回塘水亂流。輕橈鐵籧吹欲裂,錦罽銀箏彈不休。伯倫生著《酒德頌》,無功自署醉鄉侯。古人多好托此物,但言澆愁吾不愁。
三灶霏微翠欲連,浮云飛動似炊煙。孫虞應是難增減,長伴貔貅宿海邊。
今春喜氣滿乾坤,應有蒲輪輾白云。恩與內分金帶赤,草堂焉敢更移文。
步出小南門,水流石齒齒。作意認羽山,重巒互峛崺。褰裳一就之,意敗不可止。一竇小于拳,深入不過咫。聞櫓聲而還,記者何其侈。洞天三十六,其二乃如此。予凡五往來,反復究所以。或者桑田改,不然非故址。奉林去巳久,野老無惇史。揮手謝之去,不復如往矢。匪予辱名山,畫餅良可恥。
別院新梅已落紅,儂家依舊不桑風。枝頭不見啼春鳥,墻角難尋醒蟄蛩。呼柳燕,盼云鴻,纏綿些許漸蓬蓬。相思不意如春韭,未見東君綠已濃。
少從白衫游,氣與山崢嶸。一念墮文字,腸腹期拄撐。多機天所災,室暗燈不熒。拈書枕頭睡,鼻息春雷鳴。泰山與鴻毛,何者為重輕。蹄泓與渤澥,誰能較虧盈。如能平其心,一切當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