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人高詩苦滯夷門,
萬里梁王有舊園。
煙幌自應憐白纻,
蘇小小墳今在否,
紫蘭香徑與招魂。
人高詩苦滯夷門,
萬里梁王有舊園。
煙幌自應憐白纻,
蘇小小墳今在否,
紫蘭香徑與招魂。
你人品高尚、詩風清苦卻久滯開封,萬里之外梁王曾有舊園。那如煙的帷幔自然會憐惜你身著的白纻衣,蘇小小墳如今是否還在呢,我愿在紫蘭飄香的小徑為你招魂。
夷門:戰國魏都大梁城東門,在今河南開封市城內東北隅,此處代指開封。
梁王:指梁孝王劉武,曾在開封一帶筑梁園。
煙幌:如煙的帷幔。
白纻:白色的苧麻織品,常指白色的衣服。
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郢仕途不順,久滯開封。詩人在汴水邊為其送別,送他前往蘇州。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文人仕途艱難的時期,詩人有感于友人的遭遇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詩歌技巧。
紅樹蟬聲滿夕陽,
白頭相送倍相傷。
老嗟去日光陰促,
紅旗滿眼襄州路,
此別淚流千萬行。
平生欲得山中住,
天與通州繞郡山。
睡到日西無一事,
月儲三萬買教閑。
今日廬峰霞繞寺,
昔時鸞殿鳳回書。
兩封相去八年后,
茅簷屋舍竹籬州,虎怕偏蹄蛇兩頭。暗蠱有時迷酒影,知得共君相見否,近來魂夢轉悠悠。
平地才應一頃余,閣欄都大似巢居。入衙官吏聲疑鳥,此中愁殺須甘分,惟惜平生舊著書。
哭鳥晝飛人少見,倀魂夜嘯虎行多。滿身沙虱無防處,南歌未有東西分,敢唱淪浪一字歌。
荒蕪滿院不能鋤,甑有塵埃圃乏蔬。定覺身將囚一種,苦境萬般君莫問,自憐方寸本來虛。
湓城萬里隔巴庸,纻薄綈輕共一封。
腰帶定知今瘦小,春草綠茸云色白,想君騎馬好儀容。
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
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來司馬官。
瘴色滿身治不盡,
前日詩中高蓋字,至今唇舌遍長安。
常年出入右銀臺,
每怪春光例早回。
慚愧杏園行在景,
同州園里也先開。
庭中栽得紅荊樹,十月花開不待春。
直到孩提盡驚怪,一家同是北來人。
渝工劍刃皆歐冶,
巴吏書蹤盡子云。
唯我心知有來處,
泊船黃草夜思君。
胡笳夜奏塞聲寒,是我鄉音聽漸難。料得小來辛苦學,又因知向峽中彈。
別鶴凄清覺露寒,離聲漸咽命雛難。憐君伴我涪州宿,猶有心情徹夜彈。
當年此日花前醉,
今日花前病里銷。
獨倚破簾閑悵望,
可憐虛度好春朝。
昔年我見杯中渡,今日人言鶴上逢。
兩虎定隨千歲鹿,為僧時先有腳疾。
欲請僧繇遠相畫,苦愁頻變本形容。
棠陰猶在建溪磯,
此去那論是與非。
若見白頭須盡敬,
恐曾江岸識胡威。
秋茅處處流痎瘧,
夜鳥聲聲哭瘴云。
羸骨不勝纖細物,
欲將文服卻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