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琴
琴中太古意,方外無為心。
彈之道頗散,不彈理彌深。
所以陶元亮,何須弦上音。
琴中太古意,方外無為心。
彈之道頗散,不彈理彌深。
所以陶元亮,何須弦上音。
琴音里蘊含著太古的意趣,透露出超脫世俗、無為的心境。彈奏時琴道顯得散漫,不彈奏時琴理更加深刻。所以像陶淵明那樣,又何必一定要聽到琴弦發出的聲音呢。
太古意:遠古時期的意趣、情懷。
方外:世俗之外。無為心:道家順應自然、不刻意作為的心境。
道頗散:琴道顯得松散,這里指彈奏時可能難以完全傳達琴理。
理彌深:道理更加深刻。
陶元亮:即陶淵明,字元亮。他有“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典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寧靜、追求精神境界的時期,受到道家思想和古代文人超脫世俗觀念的影響,通過對琴道的思考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琴道和人生哲理,強調追求內在的精神意趣,而非外在的形式。其特點是借琴說理,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年年花藥縳紅羅,給諫池塘影赤波。爭似黃冠簪玉導,色雖不及豐神過。
亭子山之上,登之復隱山。每過深樹下,常見一僧還。醉怯春風麗,游同夜月閑。可憐荒冢竹,碧血總成班。
白馬號龍駒,雕鞍名鏤渠。諸兄二千石,小婦字羅敷。倚端輕掃史,召募擊休屠。塞外多風雪,城中絕詔書。空憶長楸下,連蹀復連?。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當風。精衛海能涸,杜鵑天可通。君臣知有義,褒貶豈無公。一展霹靂手,九吞云夢胸。狂瀾障川外,砥柱橫流中。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主憂臣不辱,世亂孰為忠。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訌。居家移官理,憂國愿年豐。今古心符節,乾坤理勘同。普能知道大,院不慮途窮。
嶺上朅來觀白云,翔鸞奮鶴浮天英。斜開錦繡春樹滿,溶溶半露遙山青。忽然變現成蒼狗,萬里長風霍無有。海龍塞氣不敢吹,日照虛空無老時。嶺上朅來弄明月,千里銀光寒不缺。蝦?魍魎走死盡,直數秋毫上金闕。心如此月月如心,嗒然獨據無弦琴。騰騰轉空白日晝,詩帶流星過南斗。
跏趺僧一榻,共坐了紛奔。誦說年來句,敲推月下文。
赤符辭鳳闕,皂蓋入雄州。芳溯裴中令,聲傳郭細侯。春城桑柘滿,晝館鶴琴幽。獨有金門客,鸰原思未休。
風剪陳幡雨浥沙,平岡煙重向墳遮。誰人不肯燒新紙,轉寄碑前幾杏花。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發,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天南臨海郡,漢代伏波祠。銅柱勛長在,明珠謗不辭。馬流遺子姓,交阯奉旌旗。此日云臺業,扶風更有誰。
雞唱平明下玉樓,鹓行初定佩聲收。光搖云殿金蓮起,曙轉星河瑞影流。翠羽扇回分鳳翼,紫煙香滿擁螭頭。不才地隔慚疏遠,幾度天階近冕旒。
愛看繁枝不忍刪,欲留香魄杳無還。粘泥撲幕俱堪惜,簡點殘英亂曉鬟。
秋滿龍沙草已霜,射雕風急朔云長。內官連日無宣喚,獵取黃羊進尚方。
又逢初景笑王孫,燕市深居似在村。鹿夢已非垂老事,駿臺空憶古人魂。半時芻狗心那定,九局棋枰日易昏。疏懶詎思韓愈愛,不勞騎馬一書門。
財賦東南藉上供,梯航此日遠相從。亦知歲事窮檐苦,獨喜春光帝里逢。治粟功多秦內史,持籌心慰漢司農。蓮花幕下風流客,佇見賢聲達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