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絕句 累土山
堆土漸高山意出,
終南移入戶庭間。
玉峰藍水應惆悵,
恐見新山望舊山。
堆土漸高山意出,
終南移入戶庭間。
玉峰藍水應惆悵,
恐見新山望舊山。
不斷堆積泥土,漸漸堆出了山的模樣,仿佛把終南山都移到了庭院之中。那玉般的山峰、藍色的湖水恐怕會感到惆悵,擔心人們看到這座新堆的山就去回望舊有的山水了。
元八侍御:詩人元稹,排行第八,時任侍御之職。
累土山:堆積泥土而成的山。
終南:終南山,在今陜西西安南。
玉峰藍水:指代美好的山水。
此詩應是詩人與元稹交往過程中,看到元稹升平新居堆起的土山后所作。當時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文人之間常有詩歌唱和交流,詩人看到土山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堆土成山的新奇景象,突出其創意。特點是想象奇特,將自然與人工巧妙結合。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日常唱和詩的趣味性和獨特視角。
十一月履長添繡線。如船小閣擁爐暖。榾柮燒紅濁酒滿。銀燭短。讀完幾上殘書卷。
向曉霏霏飄雪霰。浦銀堆粉江山換。獨上鶴樓迷望眼。人不見。漁蓑隱約前溪岸。
寶扇彩云開,宮妝襯玉梅。共持千歲柏,爭獻萬年杯。
寶字泥金帖,工夫剪刻純。四時俱百順,可但慶宜春。
曉來寬大詔初頒,物物咸沾雨露恩。共仰生成歸帝力,誰知輔佐屬坤元。
笙歌北院連南院,景物新年勝舊年。梅柳也知天意好,十分妝點斗春妍。
御沼春融冰半澌,偶觀流荇已參差。因時有感關雎詠,寤寐難忘窈窕思。
落花影,
款款映春江。
終相就,
貼水不成雙。
履道西門獨掩扉,官休病退客來稀。
亦知軒冕榮堪戀,其奈田園老合歸。
跛鱉難隨騏驥足,傷禽莫趁鳳凰飛。
世間認得身人少,今我雖愚亦庶幾。
鮑山深處有桃園,太宰當年別業存。
薦實會同瑤水宴,迷花何必武陵源。
千年隔洞應含笑,幾樹成蹊總不言。
見說天邊多雨露,祇今培植滿公門。
一廬新搆水云隈,文雅清幽亦快哉。小院止應留竹在,短垣特為放山來。
消閒據案頻拈管,破悶推窗獨舉杯。即此鑿坯堪永日,蓬門不許等閒開。
多病閒居耽寂寥,卻憐清興未全消。溪聲到枕疑相約,山色當門似見招。
酌酒每同花竟日,探詩常伴月通宵。吾身自分園林物,不為移文作解嘲。
桂霧沉沉碧,
茶煙緩緩騰。
詩情江海闊,
心事玉壺冰。
橫議游俠四出,
清流標榜自賢。
血染瓜田方止,
尸投濁河可憐。
碎瓦崩沙未足驚,孰令末劫著吾生。
危言待抉城門目,霜鬢休論紙上兵。
衡宇數過長可記,肺肝馀熱向誰傾。
不須怊悵聞鶗鴂,芳草終應察此情。
重簾禦晚吹,密瓦護晨霜。
焰焰磚爐火,霏霏石鼎香。
行遲依木杖,坐久穴藜床。
晝亦無聊甚,胡為厭夜長。
持缽去,持缽歸。
草鞋根斷通消息,玲瓏八面盡光輝。
游魔宮,入虎穴。
當機撞著惡聱頭,直教心地頓休歇。
沈郎已自拚憔悴,驚心又聞秋雨。做冷欺燈,將愁續夢,越是宵深難住。千絲萬縷。更攙入蟲聲,攪人情緒。一片蕭騷,細聽不是故園樹。
沈沈更漏漸咽,只檐前鐵馬,幽愁如訴。倘是殘春,明朝怕有,無數飛花飛絮。天涯倦侶。記滴向篷窗,更加悽苦。欲譜瀟湘,黯愁生玉柱。
圓長已褪青云子,
芳軟猶存綠玉房。
留伴陶泓共新浴,
要令毛穎沃清香。
誰驚河凍履秋霜,今日金湯古壞墻。
未見主人來北道,但聞群盜去南塘。
憂時我不嗟留滯,訪道公能適莽蒼。
絳帳早移收歲晚,吟風弄月動衡湘。
入歲風雪多,今始天宇晴。
攜客叩禪關,曳杖溪上行。
老鸛作寒語,野水回春聲。
灑墨寫幽抱,磊落抒平生。
萬翠暗浮幾,激射斜陽明。
愿為山中人,薄田事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