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元吉提刑席上得雨韻三首 其一
西山忽作暮捲勢,長蜺噀水驅炎暉。
雷車震動吹海立,火傘退避如鹢飛。
天公不憚翻覆手,客醉何惜淋浪衣。
云收暑退夜空闊,歸路已覺星河稀。
西山忽作暮捲勢,長蜺噀水驅炎暉。
雷車震動吹海立,火傘退避如鹢飛。
天公不憚翻覆手,客醉何惜淋浪衣。
云收暑退夜空闊,歸路已覺星河稀。
西山忽然呈現出傍晚時烏云翻卷的態勢,長虹噴水驅走了炎熱的陽光。雷聲震動好似能讓海水直立,烈日像受驚的水鳥一樣退避。老天爺不怕頻繁施展手段,客人們喝醉了哪會在意被雨水淋濕衣服。云收雨住暑氣消退,夜空變得開闊,回家路上已感覺星河稀疏。
暮捲勢:傍晚時烏云翻卷的樣子。
長蜺(ní):長虹。噀(xùn)水:噴水。炎暉:炎熱的陽光。
雷車:雷聲如車行駛之聲。吹海立:形容雷聲震動,好像能讓海水直立起來。
火傘:比喻烈日。鹢(yì):一種水鳥。
不憚(dàn):不怕。翻覆手: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
淋浪:形容水濕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可能處于炎熱時節,詩人與周元吉等友人宴飲,恰逢下雨,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雨的過程,展現了大自然的變化。詩人以豪放的筆觸、奇特的想象,生動地表現了雨景,體現了宋詩的理趣與情趣,在當時的唱和詩作中別具特色。
都門好,雙柳蔭書堂。
茶揀頭青針蕊細,瓜浮三白玉犀涼。
短至日偏長。
陟彼崖上門,
門深路還絕。
香草遞仙風,
怪林藏古雪。
文江江上多喬木,愛爾堂前槐樹蕃。
枝枝葉葉先人德,長有清陰庇子孫。
百歲蟠根雨露深,秋云散作滿庭陰。
詩書教子擢科第,清時莫負花如金。
小園目眩攬群芳,紅紫成帷錦繡張。
次第迎風爭獻笑,參差向日各分香。
無名也自矜韶節,入品方堪逞艷陽。
抱蕊攢英蜂與蝶,何曾解得惜春光。
花短秋意長,
神清顏色少。
筆端有西風,
國香來未了。
窗外雨潺潺。羅袂生寒。困人天氣怯衣單。我病伴愁愁伴我,愁病雙關。
睡起黯無言。強自憑欄。檐聲又逐鳥綿蠻,天亦淋漓無奈也,淚疊云山。
謝躄雖云禮意恭,
平生結客竟何功。
不知他日邯鄲警,
獨有捐軀一李同。
過江問大溈路,失腳到小廬山。慚愧沒個虜子,滿堂都是鄉關。
自笑乾陪奉漢,人誇熱肺腸僧。飯了脫剝打睡,椎門擊撼不應。
秋來又入重城,滿腹憨腮驚人。只欠一個布袋,便是彌勒化身。
閑里雖無白業,笑中自有丹沙。啜我同游蓬島,個中棗大如爪。
寂靜書齋晝掩扉,一簾香篆故依依。
研涵暖日隔窗炙,風卷晴沙穿戶飛。
曲巷荒涼春不到,重城深邃客來稀。
花開梓里應嗤我,草長江南人未歸。
青山盡處樹邊頭,一片閑云學水流。愛此紫薇村上景,欲書招隱寄同游。
金帶橫腰幆裹頭,榮華迅速等川流。高人獨占林泉樂,一片閑心物外游。
金門侍從捧綸音,去采三花結遠心。
令伯表陳臣分淺,茂陵書在主恩深。
雪凝嵩少扶藜往,云起殽函駐馬吟。
東閣故人應暫別,豈容簪紱臥山林。
金蟬飾綠云,細靨蕊黃新。
南浦解清佩,西溪采白蘋。
密竹映深花,湖山日欲曛。
春腸知已斷,脈脈兩難親。
亭亭修竹兩三竿,
鼓動天風掠鬢寒。
一點紅塵飛不到,
滿窗冰雪自相看。
關云看欲暝,離思我何如。
野燒驚沙雁,霜風落塞榆。
論文心正切,籌敵計猶疏。
不醉今宵酒,空傳前日書。
君不見,灞橋之上楊柳枝,蕩搖飛絮含豐姿。可憐三月化萍梗,正是垂楊頭白時。
臨流相送悄無語,忍使萍花自飛舞。白門倚望空惘然,淚灑千絲萬絲雨。
此花本是楊枝生,高飛低舞何輕盈。夕陽芳樹東流水,無奈春風欲送行。
青眼依依識行路,猶逐西風向東顧。天生弱質有所歸,未許本根久依附。
祇宜歸處便為家,徒羨園中千樹花。花落猶在花開處,飛絮茫茫天一涯。
看他漂泊今何在,近是比鄰遠絕塞。回思去國夢魂中,相思未了三生債。
但得楊枝老未衰,春風安穩護樓臺。明年海燕雙飛日,銜取萍花枝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