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寺讀王北山給諫詩愴然有感因步原韻
人去山無恙,秋深氣更清。
新詩余敗壁,古屋倚衰楹。
日暮云歸岫,峰環樹作城。
蒼涼今昔夢,揮涕欲沾纓。
人去山無恙,秋深氣更清。
新詩余敗壁,古屋倚衰楹。
日暮云歸岫,峰環樹作城。
蒼涼今昔夢,揮涕欲沾纓。
人已離去但山巒依舊,秋意漸濃空氣更加清新。新題的詩篇還留在破敗的墻壁上,古老的房屋倚靠在腐朽的柱子旁。傍晚時分云朵飄回山谷,山峰環繞著樹木如同城墻。今昔的夢境如此蒼涼,我揮淚幾乎沾濕了帽帶。
無恙:沒有災禍、疾病等憂愁的事,這里指山巒依舊。
敗壁:破敗的墻壁。
衰楹:腐朽的柱子。
岫:山穴,這里指山谷。
纓:系在頷下的帽帶。
推測詩人在壽安寺讀到王北山給諫的詩,可能王北山已離世或不在此地,結合詩中秋景及破敗之景,或許當時社會環境有一定動蕩或變遷,詩人觸景生情,回憶往昔,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故人的懷念和對今昔變化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燕子憐春瘦,飛花喜雨肥。柳絲系住夕陽西。怪煞催歸枝上子規啼。
闌曲依廊轉,簾垂著地齊。相思重到路應迷。多分春心都化作春泥。
塵滿芙蓉鏡,香消菡萏爐。釵橫鬢亸不堪扶。一任聲聲夜漏滴銅壺。
濁酒微醒后,殘妝乍卸初。此時清景好追摹。不見花梢明月繞啼烏。
旸雨元多憾,陰晴未可知。登場期有穫,沉灶尚啼饑。霓望真同切,云開孰與期。東方忽已白,明作復當離。
霪潦如春雨,今朝喜得常。翻馀無石燕,舞罷失商羊。省歛初遵畝,負暄始向陽。農家欣作頌,更有萬斯箱。
我實愁來此,荒荒天地昏。
悲風嘶虎石,毅鬼立蛟門。
國史千年寄,臣心一日論。
關河戎馬在,何地可招魂?
我如游云出廬霍,千里飄飄向京洛。黃山西畔初別君,溪流飲馬桃花落。
江南花落幾春風,羈思漁陽飛塞鴻。今年乘舟玩海月,片帆淮甸搖晴空。
西尋廬阜彭蠡側,拂袖千峰萬峰碧。仙人一去白云秋,明月無心照石壁。
遠公東林寺,徐孺南昌宅。寒草蒼煙昏似積,我對青天空太息。
丹楓十月凋南州,雨聲寒抱章江樓。登高把酒忽相遇,昔君頗料如今不。
明月寒胎耀當代,楚望沈淪媚幽彩。人間得失似浮云,且對江山吾輩在。
清詩一唱碧霄間,五色余霞散湖海。湖海西風萬里吹,酒闌明日各天涯。
青山掛席余將去,嗟爾塵埃玉樹姿。
渠魁枉自外生成,化日光天妄肆橫。
死徙村墟皆鬼嘯,變遷市井不雞鳴。
漆頭縱待三年送,懸首寧逃一怒征。
我拔義旗同奏凱,羽書飛報亦干城。
云橫水繞芳塵陌。一萬重花春拍拍。
藍橋仙路不崎嶇,醉舞狂歌容倦客。
真香解語人傾國。知是紫云誰敢覓。
滿蹊桃李不能言,分付仙家君莫惜。
古木陰中屋數椽,下臨縈折幾山川。晚來快雨仍新浴,端覺飄飄意欲仙。
未解桃源果有無,樹林樓閣世行圖。此亭縱說空無物,猶有仙山來坐隅。
對面雨來山欲移,援毫我亦賦新詩。扁舟縱是促行去,不廢小亭筇一枝。
早風吹土滿長衢,
驛騎星軺盡疾驅。
共笑籃舁亦稱使,
日馳一驛向東都。
盍歸乎來,
北風下釣磯,烏耳蟮正肥。
與公聊樂飲,樂以忘饑。
老赴容州辟,移書勸不回。
客迎蕭寺哭,喪附海舟來。
瘴雨銘旌暗,空山梵磬哀。
未知墳上柏,此去幾時栽。
草草杯盤供語笑,
昏昏燈火話平生。
詩來已報平安好,猶恨得公詩不早。
忽聞單舸下滄浪,卻喜此翁元未老。
折腰耐辱來皇州,大手妙割無雞牛。
平生拄腹五千卷,百未一究真難休。
我昔從之曾竭蹶,刮眼期公空歲月。
老來猶足舉千鈞,豈是周郎獨英發。
苕溪獵獵蘋花風,溪樓萬瓦如鋪筒。
未須黃帽催歸去,尊酒一笑期君同。
好春三月,驀山溪時候。二十四番風,只解管、吹花擘柳。平蕪似剪,藉處軟于茵,攜畫榼,岸烏巾,緩引三升酒。
青猿扶醉,行到青溪口。新漲小紅橋,露湔紅、纖纖素手。驚鴻回影,催上綠瓊辀,者邊走。那邊走。莫把游驄驟。
竹影輸涼,荔香媚雨,此間只合鴛鴦住。
稚荷貼水綠田田,正是清和四月麥秋天。
蠣粉墻低,蝦須簾卷,個儂想已登臨倦。
闌干閑煞夕陽邊,辜負宜晴宜雨一湖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