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
寒更寂歷向曉,
短夢參差屢驚。
雞鳴似喚我醒,
犬吠知有人行。
寒更寂歷向曉,
短夢參差屢驚。
雞鳴似喚我醒,
犬吠知有人行。
寒夜的更聲寂靜,漸漸接近拂曉,短暫的夢境零亂,多次將人驚醒。雞的鳴叫聲好似在喚我醒來,狗的吠叫聲表明有人在行走。
寒更:寒夜的更聲。寂歷:寂靜。向曉:接近拂曉。
參差:零亂不齊的樣子。
知:表明,顯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寒夜難眠的情境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某個寒冷的夜晚,因內心有所憂慮或感觸而創作,也許與當時的生活境遇、心境有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寒夜破曉之景,展現詩人的失眠狀態和內心情緒。其特點是白描手法運用嫻熟,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捕捉生活瞬間、以小見大的創作能力。
天末云冉冉,林端鳥翩翩。
云出既為雨,鳥飛亦知旋。
君子識其微,進退合自然。
靖節曠世高,素翁當代賢。
出處雖異途,德音可同傳。
方六七十陳壽翁,命我呈詩嘆技窮。
年非古稀非花甲,韻邇一冬邇二冬。
延可水冷彎復彎,漓江大橋寬復寬。
先生詞賦山復山,山繁水復相縈還。
妻女子婿皆才賢,斯方自壽復何言。
假我十年二十年,獻壽七八九十篇。
劉安悲落木,曹植感飛蓬。
夜雨燈前夢,秋霜鏡里容。
綿綿思遠道,戚戚苦無蹤。
何日來仙駕,青天騎白龍。
祥光何處卷還舒,知是吾家慶有馀。
母也輝輝媊正似,子焉馥馥櫟尤如。
憑將天上紅霞幅,剪作庭前彩服裾。
閑舞江門雙袖月,誰云嶺畔非仙居。
千家山里阿爹墳,
遙想年深草木昏。
山外潮回南水上,
遺言千古及兒孫。
天地無窮擔,頭昏老病深。
我無衣與缽,聊寄百年心。
嬉春記得年時事,寶馬春游。散盡春愁。燕語春風滿畫樓。
木樨香里秋聲老,閣了蘭舟。嫩約還休。箏雁凄零不自由。
達上座,惺惺著,
靈根一點便通神,敗葉千林都掃卻。
長安憶,其三憶臭蟲。
天地不仁乃生爾,何緣獨聚此城中。
夜夜苦相逢。
山斗名高歲月深,新承天寵出詞林。
曉辭楓陛爐煙裊,秋上容臺樹色陰。
禮樂一心參造化,車書萬國屬喉襟。
知公不久留南省,試聽庭槐夜半音。
十日不來涼又到,
預愁衣薄不禁秋。
風吹禾黍人行處,
疑爾相隨老比丘。
杜宇聲中春已去,多少花兒,吹落門前樹。
一刻摧心千萬戶,護花人立花飛處。
留影鏡框成永駐,月色如銀,冷鍍荒城墓。
莫慮此行何處住?如今正往天堂路。
子核成雙杏,
將寄同心人。
定棲鴛鴦魄,
為物豈無因。
橫塘并蒂花,花底雙鴛住。
香夢莫頻驚,越女搖船去。
嬌云罨麝波,回首相思路。
載得月明歸,記省鴛棲處。
先人手栽樹,勢若蛟龍蟠。
苔蝕鱗甲紫,聲號風雨寒。
別爾忽已久,歸哉此盤桓。
日入景翳翳,撫之欲舍難。
但愿堅晚節,不必封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