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巖
峰回路轉別乾坤,縹緲靈巖謝俗喧。
踏破嶺云山起面,敲開僧洞石分門。
寒橋曲折通幽徑,危塔崚嶒出短垣。
流水渡花何處去,隔溪清淺是仙源。
峰回路轉別乾坤,縹緲靈巖謝俗喧。
踏破嶺云山起面,敲開僧洞石分門。
寒橋曲折通幽徑,危塔崚嶒出短垣。
流水渡花何處去,隔溪清淺是仙源。
山峰迂回道路轉折,仿佛進入另一個天地,這縹緲的靈巖擺脫了世俗的喧鬧。踏過嶺上的云山,云霧如在面前涌起,敲開僧人的洞穴,石頭仿佛分開了門戶。寒冷的小橋曲折地通向幽深的小路,高聳的危塔從矮墻中顯露出來。流水帶著落花不知流向何處,隔著溪水那清澈淺灘之處就是仙源。
峰回路轉: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
乾坤:天地,這里指另一個世界。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謝俗喧:擺脫世俗的喧鬧。
起面:在面前涌起。
崚嶒:高聳的樣子。
短垣:矮墻。
仙源:仙人居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虎溪巖時,被其清幽的環境和獨特的景觀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一超凡之地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虎溪巖的清幽景色,突出其遠離世俗的特點。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和對超凡境界的追求。
春夜挑燈話別愁,
此心已在錦江頭。
舊時處處塵昏壁,
想復長吟為小留。
東過九里松,西入飛來峰。
蟠地復際天,面面青芙蓉。
千尋具皺瘦,百穴穿玲瓏。
造像始何年,劖削皆神工。
天低山翠活,雨洗春煙濃。
來瀑及奔雷,十步一支筇。
倚闌聞泉聲,冷意蟠心胸。
徑參情凈理,默證南北宗。
清露被原隰,
湛宇垂高秋。
日夕陟南岡,
平野壙悠悠。
四顧但蕭條,
慨然思遠游。
振衣眺極浦,
逝當理輕舟。
借問欲何之?
酆鎬古幽州。
崤陵峙其左,
渭水西北流。
自昔列圣宅,
余跡今尚留。
涉涂未及半,
雨雪阻我求。
還歸衡茅下,
悵望懷隱憂。
茅庵竹徑未相尋,忽忽殘紅又綠陰。
處世浪為千歲計,看花深負一春心。
只緣未悟藏蕉鹿,豈是慳揮當酒金。
自笑山林緣分薄,幾番翹首付長吟。
客路風霜頗倦游,
出門又是一番愁。
行人立馬無情甚,
扶上征鞍不自由。
溪山漁隱高賢筆,
故物重歸劫后難。
日月麗天先圣作,
煙云隨化達人觀。
空庵松影逃兵外,
滄海桑痕入卷端。
千載惠泉談韻事,
此圖曾屬舊郎官。
重過西湖訪故宮,還思往事恨無窮。長城自壞封疆蹙,重鎮輕捐堡障空。目斷寒潮孤落日,愁看秀麥幾生風。時危英杰猶難濟,況任奸回托幼沖。
皇元兵勢克樊襄,南下臨安事可傷。玉牒無光隨建業,金閨遺址屬僧房。年深堤柳還春色,歲晚宮梅尚暗香。景物不殊人事改,六橋風月幾炎涼。
繁華勝景誤前朝,留戀湖山銳氣銷。七世衣冠還寂寞,百年宮苑總荒寥。屯營將士符天命,故國君臣恨海潮。天塹風濤猶莫恃,寒更夢覺雨瀟瀟。
曉日龍車動,
秋風閶闔開。
行帷六宮出,
執紼萬方來。
慘慘郊原暮,
遲遲挽唱哀。
空山煙雨夕,
新陌繞陵臺。
少年意氣慕橫行,
不覺蹉跎過一生。
便脫深衣籠窄袖,
去參留守看東京。
與僧為眷屬,最好是清齋。
白煮松花蕈,青燒□落柴。
攤書長日盹,念佛一堂俳。
村極諸男子,茲辰惡我懷。
世間好事。恰恁廝當對。乍夜永,涼天氣。雨稀簾外滴,香篆盤中字。長入夢,如今見也分明是。
歡極嬌無力,玉軟花敧墜。釵罥袖,云堆臂。燈斜明媚眼,汗浹瞢騰醉。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
我家清溪上,門臨紫陽山。
有一不死人,垂云遨其間。
□□所著書,只字不可刪。
上言造化樞,下述性命關。
一讀□□病,再讀開心顏。
讀之三十年,騎鵠超塵寰。
蒼生苦無福,朽竹秋苔斑。
浪求西王母,八駿空回環。
歸鳥急。
照水斜陽紅濕。
篷底夜涼風露入。
藕花香習習。
點滴城頭漏澀。
凄斷草間蟲泣。
新恨舊愁眉上集。
月斜還佇立。
未說花開好,團看葉自奇。明朝非愿避,愛樹恐相離。
潭容萬像沉,
識水悟心深。
堂堂空界月,
癡猿徹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