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秋
扇風淅瀝簟流離,
萬里南風滯所思。
守到清秋還寂寞,
葉丹苔碧閉門時。
扇風淅瀝簟流離,
萬里南風滯所思。
守到清秋還寂寞,
葉丹苔碧閉門時。
扇子扇出的風淅淅瀝瀝,竹席也顯得零亂。萬里之外的南風,阻滯了我的思念。一直守到清秋時節,依舊寂寞。楓葉紅了,苔蘚綠了,我獨自閉門在家。
淅瀝:象聲詞,這里形容扇風的聲音。
簟(diàn):竹席。流離:零亂的樣子。
滯:阻滯。
葉丹:楓葉變紅。苔碧:苔蘚呈綠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清秋時節,因某種原因與思念之人分隔兩地,內心寂寞,從而寫下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寂寞與思念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
矮紙來吳下,
長毫出宛陵。
自書霜夜句,
持寄剡中僧。
妃呼豨,烏夜啼。
烏啼隱楊柳,二八醉胡姬,門前驄馬嘶。
驄馬嘶,妃呼豨。
我行閱雄關,天劍殆無敵。迢遙來一發,突兀遏重壁。望望嵯岈間,豁罅不盈尺。到關穿雪竇,窺戶睇月隙。
峨峨二山中,萬丈一磐石。都無客土附,而總精鐵積。其間郁叢箐,其底亂□射。烏兔失飛走,蛟螭避堂宅。
入門循地隧,雙峽亙而窄。左作長鯨掀,右類巨鰲擲。雷轟泯斧鑿,云蔚隨縷脈。回風驟長驅,雪氣砭領脊。
洪荒想胚胎,元氣更并迫。倘非仙掌排,亦屬應龍劃。五丁力不逮,渠能萬靈役。殘山通仄狹,留險藉控扼。
誰知徒長奸,據竊逞荷戟。炎漢固殊類,偏安我惋惜。子陽先覆轍,王孟后接跡。稱帝旋洞胸,降王遞銜璧。
何況獻賊流,蝮蝎恣毒螫。張牙縱狂嚙,擢發終寸磔。伊昔凋敝初,人煙莽蕭瑟。生息今百年,墾辟連萬陌。
文翁兼詰戎,武鄉兼教澤。遼絕若番藏,倏瞬達重譯。而此枕席安,號渙誰擁隔。地利分險夷,皇圖觀順逆。磨崖奮如椽,申命誡梁益。
不見中書君,
不聞老成人。
為君作佳傳,
繼者皆尖新。
塊肉消沉海氣黃,
海門石不共朝亡。
蒼苔也有驅胡意,
蝕盡題名字一行。
四人分寫一花枝,
寫出傳看朵朵奇。
恰似《蘭亭》摹拓本,
淺深肥瘦各相宜。
平頭七十體安康,
戒律森嚴色相莊。
愿得法身常示世,
一杯春茗當霞觴。
人所難言敢納忠,
祖龍雖暴卻英雄。
同時見者皆齏粉,
肯活茅焦沸鼎中。
物外風煙自一家,游人不管世豪華。旋移小席貪看竹,更過前村學傍花。春服放歌忘故態,地爐分火試新茶。感時不盡登臨意,閑倚闌干數暮鴉。
一春清景在詩家,信馬東風領物華。到處柴門多種柳,幾人抱甕自澆花。醉磨苔石供閑草,靜聽樵歌唱采茶。乘興不知明月上,吟鞭猶待后樓鴉。
層構初成一快登,新題招客共茲辰。
涼風闌檻宜敲句,落日川原遙見人。
歌倚白云醒俗夢,醉餐黃菊笑吟身。
他年更足閒中趣,野服茸茸稱葛巾。
并轡江頭洗玉瓶,
仙宮凝望壯懷生。
寰中禹跡河山麗,
象外堯天日月明。
杖點浮云千慮破,
花飛閒幔九愁輕。
直須酩酊酬佳景,
休問誰為眼獨醒。
早歲攜書上帝州,登科司憲又承流。
老來歸向高齋臥,景仰先賢總匹休。
齋居瀟灑傍南州,中有斯文第一流。
名遂功成身便退,不須題扁作三休。
甘棠遺愛滿中州,景慕前聞退急流。
多少世人空碌碌,鐘鳴漏盡不知休。
靈峰解飛來,畢竟還飛去。如我去來心,虛空本無住。
孤塔倚天起,千鐙見佛光。夜半風鈴語,如聞替戾岡。
踏破山前月,鑿開山下泉。大千沙界里,隨地見青天。
鰻魚生井中,隨潮時隱見。恍然娑竭宮,長見真龍面。
山中大布衣,流傳自今古。掛在杪羅林,不待朝陽補。
不游舍衛城,不盛香積飯。老僧乞食馀,但言所作辦。
入山但見云,出谷不知路。空翠四邊來,袈裟濕秋霧。
一重復一崦,翠色何盤盤。坐久不知夜,月高風露寒。
雁行斜倚十三弦,
朱弦玉柱羅象筵。
嬌喉逐鶯囀,
茜袖迎風翩。
柳腰不如弓腰軟,
踏盡陽春落花天。
偶聞一人死,惻怛吁以驚。
千人萬人死,能不愴厥情。
長平幾性命,銳頭付一坑。
亡者抱永痛,勝喜功名成。
功名豈不成,機心何時平。
人心茍若此,誰謂天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