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清遠飛來寺二首
綠凈峽江潯,懸崖自俯臨。云連山欲合,水逼晝常陰。飛閣羽翰戢,沉犀鎖鑰深。寂寥風雨夜,欹枕聽龍吟。
三經江上寺,此度扣仙靈。一水中分綠,兩崖相對青。烏棲山瘴暝,水落露華零。夜色猶堪戀,猿啼不忍聽。
綠凈峽江潯,懸崖自俯臨。云連山欲合,水逼晝常陰。飛閣羽翰戢,沉犀鎖鑰深。寂寥風雨夜,欹枕聽龍吟。
三經江上寺,此度扣仙靈。一水中分綠,兩崖相對青。烏棲山瘴暝,水落露華零。夜色猶堪戀,猿啼不忍聽。
峽江岸邊一片碧綠純凈,懸崖高高俯臨江面。云朵連綿仿佛要與山相連,江水洶涌使得白天也常常陰沉沉的。寺中的樓閣像收起翅膀的飛鳥,沉犀之處如鎖鑰般險要。在寂寥的風雨夜里,我斜靠在枕頭上聆聽如龍吟般的江濤聲。我多次經過江上的這座寺廟,這次前來叩訪仙靈。江水將綠色從中分開,兩岸山崖相對一片青蔥。烏鴉棲息,山間瘴氣昏暗,水位下降,露珠零落。這夜色如此迷人讓人留戀,猿猴的啼叫卻讓人不忍聽聞。
潯:水邊。
羽翰戢:像鳥收起翅膀,形容樓閣的樣子。
沉犀:傳說古時用犀牛角投入江中以鎮水怪,這里指險要之地。
扣:叩訪。
露華:露珠。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詩人多次經過清遠飛來寺,此次前來,或許是在旅途中暫作停留,在這風雨交加的夜晚,被寺周景色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描繪了清遠飛來寺的自然景觀,展現了其壯美與清幽。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對景色的喜愛。詩在寫景方面頗為出色,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地下寶光猶解見,眼前天象卻茫然。君恩自古難貪戀,乃父反輸少子賢。
蓬瀛只在相江湄,羽化云含少女姿。石鼓虛無被發影,玉盆蕩漾洗頭時。無多水碧金膏訣,絕妙芙蓉白雪辭。終古仙靈多闃寂,笑他香雨逐瑤姬。
愛雪不能寐,凌晨步水濱。斷梢驚宿鳥,倒竹礙行人。疊疊畬堪數,層層屋頓勻。梅花無處認,唯覺暗香春。
寒風動原野,密雪度層軒。素積長郊色,青馀遠岫痕。輕冰幽沼合,棲鳥暮叢喧。邊騎暗河洛,應無閉戶袁。風積同云凝,飛花際八寰。碧流連遠水,玉立認群山。戎馬逾猖獗,生民政險艱。兔園歌吹地,回望損朱顏。
自憐耿不寐,擁褐至宵闌。蒼茫曙月落,切戾曉風酸。終朝長守饉,疊夜抱馀寒。周道坦且直,弱命溘將殫。靈臺聊寄止,戚里豈馀歡。思家無積斂,何以拯急難。
揚州宅里舊看花,南楚頻年不到家。歲暮豈愁千里隔,雪殘還對數枝斜。閒臨淥沼宜相映,略洗幽篁不謾遮。綵筆清詩自堪賞,銀瓶香酒詎須賒。
紫鳳飛南海,徘徊戀天池。豈無三珠樹,歸守椅梧枝。逢君問出處,所需在明時。本期千仞翔,覽德而下之。文采非驚世,寧為燕雀欺。嘗聞帝王代,銜圖及鳴岐。時哉不我與,蒙議于德衰。稻粱不肯啄,終歲常苦饑。東園瑯玕實,倘許共來儀。
高臺千尺俯崚嶒,伯業王圖萬里仍。錢俶早聞歸職貢,竇融先已識符徵。澄江落雁迷寒浦,絕壑深林墮石藤。感慨日新形勝舊,露叢風徑夜篝燈。
長干月爛漫,是郎初變時。莫謂無情黠,耐作有情癡。
莼鱸江上秋風早。四海狂瀾驚既倒。明知不是入時人,閉戶十年成卻埽。故人落落晨星少。紅葉黃花依舊好。登臨信美自然情,坐覺光風容易老。
羊裘曾臥白云間,煙水蒼蒼去不還。回首云臺俱寂寞,至今人說富春山。
分符三載離京畿,問治看公后繭絲。千里爭誇誰政猛,萬民應識此心夷。官卑禮數承寬假,道在行藏敢背時。杯酒桐江催纜解,不隨花鳥怨春遲。
展卷無聞破柱雷,書馀退筆已成堆。難于盛世談憂樂,且共清風賦去來。寶劍自須和血鑄,散材不必倚云栽。胸中十萬浣花錦,只為佳人作剪裁。
蕭蕭秋籟夜愁生,舞葉如聞響屧行。帷影燈魂殊恍惚,西風吹夢竹房清。
被紫橫金三十余,清芬藉甚滿衿裾。欲知絳帳傳來業,盡是青藜讀后書。日出終南無隱豹,春回河曲有騰魚。他時倘遇登龍客,為道膺門古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