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巖二十景 其一 洞開華蓋
穹窿一竅與天通,
瑞藹祥光滿洞中。
忽聽鳳笙聲徹處,
五云繚繞駕回龍。
穹窿一竅與天通,
瑞藹祥光滿洞中。
忽聽鳳笙聲徹處,
五云繚繞駕回龍。
穹隆的山洞有一孔與天空相通,吉祥的云霧和光芒充滿了整個山洞。忽然聽到如鳳笙般的聲音響徹之處,五彩祥云繚繞,好像有駕著飛龍歸來。
穹窿:形容山洞高大深邃。
瑞藹祥光:吉祥的云霧和光芒。
鳳笙:傳說中鳳凰鳴叫似笙聲,這里指美妙的聲音。
五云:五彩祥云。
回龍:駕著飛龍歸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游覽星巖華蓋洞時,被洞內獨特的景觀和神秘氛圍所震撼,從而創作此詩來記錄和贊美這一奇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星巖華蓋洞的神奇景色。其突出特點是奇幻的意境和優美的語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生動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奇景的審美和創作風格。
閑共寒僧上寺樓,雪山兵馬話神州。八方聚哭千錢米,百戰新封萬戶侯。海內幾人成大業,中原無事好清游。眼前莫笑詩翁老,點點青山共白頭。
二頃何時有,鄉園且結廬。憑軒見巖壑,閉戶得琴書。雪幌冬爐暖,風窗夏簟虛。非才甘退縮,不是傲簪裾。
客亭楊柳葉初殘,歌咽秋空慘別顏。吟愛好峰歸越路,醉沖寒雨出秦關。煙蘿庭戶重棲倚,漁浦人家舊往還。縱使功名無分得,免教心在怨尤間。
前望譙樓帶古城,濯纓河畔水泠泠。共分草徑臨門入,最喜書聲隔屋聽。宦路馳驅足塵土,人生聚合等云萍。琴清茗冷何時共,直待秋風月滿庭。
不識陳朝檜,相傳故老言。理文俱左紐,后土自蟠根。氣迥青山暝,陰寒玉殿昏。何須野王筆,圖畫至今存。
金斗高跳鬼狀獰,世傳此像是魁星。祥光閃爍開先兆,助子秋闈筆硯靈。
四月沙河市,青盆雪色鹽。吳兒甘美飫,可是喜酸咸。
百金曾儲古畫圖,意像彷佛超有無。懸知歲久成模糊,愛之我欲重為摹。留情一物我亦誣,誰為此論眉山蘇。
湖海飄然一敝裘,縱橫豪氣未全酬。閑憑司馬千秋閣,絕勝元龍百尺樓。座里風云回客傲,壺中天地縱神游。寧知文舉雙眸白,大有忘年在黑頭。
器重性仍堅,登庸響即傳。口因良藥苦,心為中規圓。繼務精三代,輪攻孕十全。終齊善救理,莫謂枉陶甄。
盛德好生,網開三面。明視標奇,昌辰乃見。育質雪園,淪精月殿。著于樂章,色含江練。
嚴霜知勁柏,大節見固窮。懷人居白下,抱道立黃中。秦淮浩茫茫,楚山耿叢叢。胡為吝音素,過盡南歸鴻。
倏忽經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驚十二旬。絕代方言空問俗,蓬山直舍已凝塵。汗青何日成書去,頭白常慚竊祿頻。
而今真毀室,不敢更聽鵑。空憶鴛鴦侶,同棲玳瑁椽。鏡鸞猶入夢,海燕斷無緣。小筑依危幕,當時已惘然。
有北先寒,來時鴻雁,記經何地初霜。問渠鵝鸛,何苦上顏行。浩蕩煙波萬頃,怕誰去、爭許三湘。聊容與,誰求系帛,傳語寄炎荒。丹山如鳳鳥,相逢定是,問我行藏。說于今華發,為汝增傷。晚笑巢阿覽德,莫貪快、千仞翱翔。和鳴擬,從吹嶰管,終不似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