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三
慧日峰高,
門庭壁立。
放一線開,
從這里入。
慧日峰高,
門庭壁立。
放一線開,
從這里入。
慧日峰高聳入云,寺院的門庭如峭壁般森嚴。稍微放寬一點限制,讓人們從這里進入修行之門。
慧日峰:可能是某座山峰的名稱,也可能在佛教語境中有特定象征意義,代表智慧如日般光明。
門庭壁立:形容門庭規矩嚴格,難以輕易進入,有莊重、嚴肅之意。
一線開:稍微放寬限制,給予一定的機會或途徑。
這首偈頌出自宋代僧人釋法薰。宋代佛教發展較為繁榮,禪門興盛,僧人常以偈頌的形式表達佛法感悟和修行心得。此偈可能是釋法薰在其修行或講法過程中,為引導弟子或信眾進入佛門修行而創作,強調修行的嚴肅性和進入修行之門的途徑。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引導修行者進入佛門修行。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卻寓意深刻,以形象的比喻闡述修行道理。在佛教文學史上,此類偈頌是禪門思想傳播的重要載體,對后世佛教修行和教義闡釋有一定影響。
小圃新穿土,中藏一丈空。
山腰泉脈透,井口樹陰蒙。
澆藥先資用,煎茶已見功。
甘涼羞自薦,汲許四鄰同。
秋驅雁至至猶稀,且饌新??理舊衣。
蟹為龜蒙何惜死,鱸非張翰且休肥。
五湖已去無遺恨,三徑方歸有昨非。
更欲借渠茶灶火,蕭蕭葉滿洞庭蘆。
非是拜龐公,何繇識此峰。
自唐無兩見,如漢有高蹤。
徑吐歸來菊,山連種老松。
輕飛云似健,精煉玉為容。
鶴要親題竹,猨常認擊筇。
花深多不見,葉響卻相逢。
天最知陶亮,人難揖戴颙。
一來非小事,吝到此皆溶。
滔滔沔鄂留,有靦三宿桑。
持缽了白日,事賤丸蛣蜣。
念當去石友,煙席凌江湘。
為君試歌商,歌短意則長。
花里藏仙宅,簾邊駐客舟。
浦涵滄海潤,云接洞庭秋。
草木山山秀,闌干處處幽。
機云韜世業,暇日此夷猶。
山陰千載人,揮灑照八極。
只今定武刻,猶帶龍虎筆。
單侯出機杼,豈自劍舞得。
余波入竹石,絕嘆咄咄逼。
越山兮青青,江波兮噴薄。萬里兮長風,引驚瀾兮去之。
夫君兮以淵為期,水何為兮勞苦。
越山兮升云,江水兮未平。舉酒兮訊君,將與余兮心傾。
若有人兮飐云旗,舞神魚兮踏文螭。奏水星兮叫冰夷,橫壯氣兮海為飛。
麋臺兮生草,言如毛兮人杲杲。夕宿兮江臯,越兵西兮如拉槁。
一沐浴兮九江,水揚波兮淙淙。飛余橈兮雁渚,舍余珰兮漁矼。
望美人兮未來,心不怡兮難降。
有酒兮如冰,呼膾具兮魚龍腥。澆磊塊兮洗磅礴,有老父兮愁偏醒。
道山堂上御府畫,展卷猶能記老燕。
十日何由辦水石,千金乃可分江天。
楚湘兩岸風落木,海岳三秋雁度川。
大山小山俱好隠,江南夢去曲肱眠。
蟄動猶寒在,鳩鳴恰睡余。
素傳鷹羽化,多占鵲巢居。
報我晴何用,憐渠拙自如。
年年偏感處,風急杏花初。
雪霽下揚子,閑望江上山。
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孱顏。
是時江水浄,影落清鏡寒。
潮催庾信老,云送佛貍還。
萬古感心事,惆悵垂楊灣。
蕭蕭湘陰縣,寂寂黃陵祠。
喬木蔭樓殿,畫壁半傾欹。
蘆洲雨中淡,漁網煙外歸。
重華不可見,但見江鷗飛。
假令無恨事,過此亦依依。
月澄午兮收云,嚼鮮芳兮予酒。
朝列宿兮將舉,炯其北兮惟斗。
斡四令兮無惰,活元氣兮眑眑。
一罍兮上訴,思超凡兮辭垢。
我生大江東,與江不相識。
一日作遠游,江頭因目極。
桃花春未漲,水落略見石。
望斷淮山青,隔岸才咫尺。
恃此一葦航,焉能恨南極。
云屯十萬眾,守衛以人力。
撫御有良將,成城眾心得。
江淮唇齒勢,如家護墻壁。
守淮即守江,淮民須愛惜。
我朝圣澤深,不在險在德。
慈儉今天子,邇遐無間隔。
大臣百執事,根本共培植。
清泚何妨一整巾,蒼崖先自怯登臨。
泛現人物幾榮悴,祗有林泉無古今。
萬個倘容參直節,一泓端欲印無心。
蒼顏還許交同老,羅隠書堂尚可尋。
鱗甲錯夏物,懷青莫如??。
蘇公今張華,何微不知音。
入手巨螯健,斫雪雋莫禁。
宛然如玠輩,曾是秉玉心。
蟹因龜蒙杰,酒與畢郎深。
二者不可律,食之當酌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