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戍元日移家惠山舟中作二首 其二
去年元日棄孤臣,趙北燕南滯病身。
八口一舟遷易散,吳山楚水信難真。
即看妻子還疑夢,高臥江湖又早春。
只恐鶯花饒笑我,拂衣斑鬢已如銀。
去年元日棄孤臣,趙北燕南滯病身。
八口一舟遷易散,吳山楚水信難真。
即看妻子還疑夢,高臥江湖又早春。
只恐鶯花饒笑我,拂衣斑鬢已如銀。
去年正月初一我被朝廷拋棄成為孤臣,在趙地和燕地之間漂泊,拖著病體。一家八口擠在一條船上,遷移途中容易離散,吳地和楚地的消息也難以辨真假。看著妻子兒女,還懷疑這是夢,在江湖上高臥,又到了早春時節。只擔心黃鶯和鮮花會嘲笑我,我揮衣時兩鬢已經斑白如銀。
庚戍:指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確定。元日:正月初一。棄孤臣:被朝廷拋棄的臣子。趙北燕南:泛指北方地區。滯:停留,漂泊。八口:指一家八口人。遷:遷移。信:消息。饒:多,這里有“會”的意思。拂衣:揮衣,常表示灑脫或感慨。斑鬢:花白的鬢發
此詩應創作于作者被朝廷棄用之后,在遷移途中。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作者以孤臣身份漂泊,帶著家人四處遷移,生活困苦,內心充滿對自身遭遇的不滿和對未來的迷茫。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被棄后的悲憤、漂泊的愁苦和歲月流逝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等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遭遇和心境。
曉煙乍破青山醒。鏡里明妝靚。迷離金碧滉樓臺。不信人間此外、有蓬萊。
畫船簫鼓時來往。綠水春搖蕩。遲遲聽徹鳳林鐘。要看斜陽一抹、上雷鋒。
翼翼山千朵,蕭蕭屋數間。
石崖不可度,門徑幾曾關。
綠樹經秋在,白云終日閒。
依稀鏡湖曲,西島水回環。
十一月新陽排壽宴。黃鐘應管添宮線。獵獵寒威云不卷。風頭轉。時看雪霰吹人面。
南至迎長知漏箭。書云紀候冰生研。臘近探春春尚遠。閑庭院。梅花落盡千千片。
何處乘駒去,空庭荔子垂。
韓詞方走奠,柳廟久徂饑。
既恨謀身誤,仍嗟報國隳。
羅池便如此,不復問愚池。
有美南州彥,來觀上國光。官聯班禁近,文譽婉清揚。蘭蕙元同氣,風波忽異鄉。將尋醉翁去,山水古滁陽。
居懷常閔默,別思更迢遙。尺璧諒非寶,枯桐惟半焦。鹓鸞勞覓侶,松桂枉相招。尚忝仆臣正,誰云淹下僚。
長籌君戀闕,小草我懷山。微祿堪司馭,前賢滯抱關。官曹殊翰墨,職事等優閑。猶愧鴟夷子,輕舟去不還。
諧世元無術,因君為決疑。物情嫌太潔,吾道貴希知。未有為霖日,誰憐失路時。賜環非敢擬,鳴佩更何期。
西笑真成夢,東流未有垠。
偷生余故我,觸處感前塵。
卉木猶含凍,風沙苦趁人。
此身安住著,滿目足悲辛。
碧海苕溪,彈指又、一年離別。看過眼、倦楊青老,怨桃紅歇。相約每期鐙火夜,相逢長是葵榴月。倩殘鐙、喚起半生愁,今宵說。
采蓮沼,香波咽。斗草徑,芳塵絕。痛煙蕪何處,舊家華閱。嬌小鳳毛堂構遠,飄零蟬鬢門楣孑。拂銀檠、譜向玉參差,聲聲血。
古木蕭疏地,蒼黃日霧時。秋風吹錦水,可以蕩人思。遠看飛云勢,低吟組織詩。素心固如此,吾道竟何之。
青田望不極,野水夕離離。落日諸山暮,歸禽獨樹枝。高吟宜野靜,杖屨失秋悲。自覺塵機少,幽行步每遲。
伏誦陰符志不群,果然挾策動時君。
金裘自惜悲秦道,意氣于今震趙軍。
七國縱橫三寸舌,千年事跡一碑文。
我來忽有升沉感,立馬旗亭落日曛。
漢宮中侍女,嬌額半涂黃。盈盈粉色凌時,寒玉體、先透薄妝。
好借月魂來,娉婷畫燭旁。惟恐隨、陽春好夢去,所思飛揚。
宜向風亭把盞,酬孤艷,醉永夕何妨。雪徑蕊、真凝密,降回輿、認暗香。
不為藉我作和羹,肯放結子花狂。向上林,留此占年芳。
陳锜不仕仰高風,
舍宅能為壽觀雄。
畫像神奇驚殿壁,
玉皇高閣奪天工。
春鹒秋蟀太悤忙,潦倒人間六十霜。
蔬圃近來留薤白,芒鞋老去踏槐黃。
漸知佳境甘于蔗,漫道文章辣似姜。
屈指光陰虛度過,蹉跎非復少年場。
群芳萬品遞相催,
若說高標獨有梅。
會得東君無別意,
為憐清淡使先開。
匡廬秀色田盤得,亦有幽人繼遠公。
日暝龍蛇潛大壑,天清鸛鶴振秋風。
味齊甘苦休嘗舌,心了方圓任鑿空。
枯寂年來晦蹤跡,夕嵐朝翠共冥蒙。
楸枰對奕向江湍,
珍簟朱簾夏亦寒。
自笑旁觀松樹下,
可能猶作謝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