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同重閬秋岳登虎丘
一片深宵月,明明照虎丘。松杉交影靜,蘋藻上階流。夜舫吹簫客,春鐙賣酒樓。他鄉有朋好,竟夕此淹留。
臺畔人初散,虛亭月可中。寒煙沈鶴澗,疏磬落天風。光滿疑無地,人行恍在空。忘言契禪悅,還欲叩生公。
一片深宵月,明明照虎丘。松杉交影靜,蘋藻上階流。夜舫吹簫客,春鐙賣酒樓。他鄉有朋好,竟夕此淹留。
臺畔人初散,虛亭月可中。寒煙沈鶴澗,疏磬落天風。光滿疑無地,人行恍在空。忘言契禪悅,還欲叩生公。
在這深深的夜晚,一片皎潔的月光,明亮地照著虎丘。松杉的影子交錯,靜謐無聲,蘋藻仿佛在臺階上流淌。夜晚的畫舫里有吹簫的客人,春天的燈火下是賣酒的酒樓。在他鄉有好友相伴,我們整夜都在這里停留。虎丘臺畔人群剛剛散去,空亭中明月正懸在中天。寒冷的煙霧籠罩著鶴澗,稀疏的磬聲隨著天風飄落。月光滿溢仿佛沒有了大地,人行走恍若置身于虛空之中。我們默默無言契合禪悅之境,還想前去叩問生公。
虎丘:蘇州名勝。
蘋藻:水生植物。
夜舫:夜晚的船。
鐙:同“燈”。
竟夕:整夜。淹留:停留。
可中:正好在中間。
鶴澗:可能是虎丘的一處景觀。
疏磬:稀疏的磬聲。
契:契合。禪悅:指入于禪定,使心神怡悅。
生公:即竺道生,東晉高僧,傳說他曾在虎丘說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他鄉與好友重閬、秋岳一同在月夜登上虎丘,被眼前的美景和寧靜的氛圍所感染,于是創作此詩以記錄當時的情景和心境。
這首詩描繪了虎丘月夜的美景,展現了清幽寧靜的禪意境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表現手法,表達了對自然和禪境的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景色的敏銳捕捉和對情感的細膩表達。
五十始加一,翛然向巖居。六十尋己三,乃復就征書。一念茍不堅,百悔與之俱。倦馬臨畏途,十步五踟躕。問我何所戀,問我何所須。我亦無所須,但顧我頭顱。
一放累臣遠渡遼,此身如葉任風飄。生投邊塞蒙優渥,笑出長安任寂寥。飛雁自憐依鴨綠,戰袍欣得換金貂。太平無事空波逐,何處涓埃答圣朝。
教子劬劬未仕初,燈前績紡膝前書。憲臺有祿堪供奉,泉壤無由問起居。錢氏千秋思令母,松莊一老共幽廬。慈烏反哺心何了,也見光榮七十馀。
大婦裁霧縠,中婦牒冰練。小婦端清景,含歌登玉殿。丈人且徘徊,臨風傷流霰。
長河秋雨漲,極目漫難分。潢潦雖無自,龜魚恐有神。天寬垂鑒影,風細起龍鱗。老去扁舟興,臨流欲問津。渾渾雖未已,浩浩竟東歸。闊處長天近,澄邊一鳥飛。西風疏葦亂,斜日遠村微。淹泊從吾道,扁舟伴釣磯。
緱山長跨鶴,葉縣亦飛鳧。欲采三珠樹,還藏五岳圖。乾魚傳漢峙,小犬吠仙都。試問避秦者,于今尚有無。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百二關河草木橫,十年戎馬暗秦京。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
碧血先公入地深,平生空抱復讎心。頻教令子驚天馬,更待孤兒隸羽林。慈孝自應難北面,弦歌人愛是南音。白頭多少西州客,一廢莪蒿直至今。
水簾千尺掛晴空,沸日沖云半帶風。五月嚴霜吹不散,卻疑身在水晶宮。
九皋阻且深,潔白有佳鳥。中宵忽長鳴,清響徹四表。開軒一聽之,眾理悉明了。蚌蛤藏洪淵,秀氣浮浩溔。良璞在昆岡,清輝散巖?。雅興與茲同,至德潛且皎。溫溫圣者孫,大道思遠紹。友鶴名華軒,存誠絕外擾。水積成川流,水壅盛顛杪。功深效豈徹,響大聲不小。慚非風雅才,作詩心自剽。
北國春回否。聳寒云,瓊樓高處,幾回搔首。湯火魂飛爭一息,親老群雛尚幼。分付與愁腸消酒。糞土難圬聞在昔,渺天涯,何處獶人手。吾忍死,待君久。開緘字字情深透。奈情深,千言萬語,盡多難夠。仞墜厘差寧足計,何況前途仍有。叮囑語自當心受。知命知非無大過,盼桑榆,晚景還能救。歌一曲,淚盈袖。
澗邊濯足時,脩途倦煩燠。振策欲尋源,山空無往躅。
今辰復何辰,二月吐嚴霜。敝廬非我室,故里非我鄉。病弟強巾櫛,病妻尚帷床。小語報國恩,勿作兒女傷。出亦以彷徨,入亦以彷徨。淚下如綆縻,欲答不忍詳。
野樹蒼蒼散夕暉,天門西望翠華飛。微臣未解風雩樂,獨詠皇恩泛馬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