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慈度寺聽梵作
禪堂秘秋光,佛火炯深霧。
幽梵出山來,葉落不知數。
魚聲亦自間,驚鵲穿林去。
卷簾踏秋水,月上娑羅樹。
初地無人行,諸天現塵表。
松風灑花露,聲臭忽已了。
寂寞不能言,鐙檠寫煙筱。
幽夢破元關,多謝妙音鳥。
禪堂秘秋光,佛火炯深霧。
幽梵出山來,葉落不知數。
魚聲亦自間,驚鵲穿林去。
卷簾踏秋水,月上娑羅樹。
初地無人行,諸天現塵表。
松風灑花露,聲臭忽已了。
寂寞不能言,鐙檠寫煙筱。
幽夢破元關,多謝妙音鳥。
禪堂隱匿著秋日的風光,佛燈在濃重的霧氣中明亮閃爍。清幽的梵音從山中傳來,樹葉飄落多得數不清。偶爾傳來魚兒的聲音,受驚的喜鵲穿過樹林飛走。卷起簾子踏上如秋水般的月色,月亮爬上了娑羅樹。寺院初地無人行走,諸天仿佛出現在塵世之外。松風灑下花上的露珠,聲音和氣味忽然都消失了。內心寂寞得說不出話,只有燈架映出如煙的竹子影子。清幽的夢打破了玄秘的關隘,多謝那妙音鳥的啟示。
秘:隱匿。
炯:明亮。
幽梵:清幽的梵音。
間:間隔,偶爾。
初地:指寺院。
諸天: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
塵表:塵世之外。
聲臭:聲音和氣味。
鐙檠:燈架。
煙筱:如煙的竹子。
元關:玄秘的關隘。
妙音鳥:佛教傳說中的神鳥,能發出美妙的聲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在秋夜投宿慈度寺,在靜謐的環境中聆聽梵音,受到佛法的熏陶和啟示,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心境寧靜且對佛法有所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寺院秋夜的清幽和佛法的空靈,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描繪出超凡脫俗之境。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寧靜、空靈之美的追求,豐富了古代描寫寺院生活詩詞的內涵。
烏鳥巢深枝,游子走長路。
一鳴桃花開,再鳴春山暮。
茅舍多行客,誰不樂歡聚。
夜短夢偏長,夢里還家去。
才游何便歸,欲語聲吞吐。
窗外雞聲來,天邊雁聲度。
雞喜報晨昏,雁飛知何處。
懊惱傳呼老畫師,生綃苦要寫芳姿。
低頭巳怕窗光逼,對面偏逢筆性遲。
何惜天人留本相,恐勞塵世惹相思。
切休刻畫西家貌,暗屬當筵顧凱之。
年年織錦紅窗老。繡裙空染南園草。
夢里送香車。好春歸別家。
手栽池上樹。難系斑騅駐。
悔不種夫容。花時還妒儂。
半夜逾城景象虛,
雪山深處觜盧都。
直饒一見明星悟,
已是當時不丈夫。
百花迎馬首,北上正乘春。京國游偏壯,琴書篋未貧。九霄瞻日月,寸管達楓宸。再獻天人策,臨軒下問頻。
長安在日下,有夢到春明。忽作臨河別,遙懸戀闕情。逢時鵬路闊,玩世釣舟輕。燕市多朋好,因君一寄聲。
亦曾叨里選,尚憶北游年。豈料予投劾,方看爾著鞭。鄉心珠海月,旅況薊門煙。可念離居者,歸程在雁先。
群書煙海眩彌茫,一念毫釐判圣狂。
煽寵艷詩多狎客,漏名直筆幾牙郎。
同時待詔馀枚叟,何處山人似李唐。
老矣自籌身世事,不將卦氣問京房。
奈載辱神交,見即情同膠漆。怎又多時不見,正長更思憶。
平生雖慣狎風波,憔悴見顏色。料得相憐同病,聽燈前檐滴。
遼陽新草未抽芽,
關上紅梅滿樹花。
塞外風煙原自別,
從來春早是京華。
旌心白水是前因,
覷浴何曾許別人?
煎得蘭湯三百斛,
與君攜手祓征塵。
臺灣絕域貢降箋,舉族歸朝盡內遷。
歷授堯封千載后,地開禹貢九州前。
人民半與魚龍雜,郡縣全依島嶼偏。
四十年來空倔強,至今始得罷樓船。
清秋又是一年新,滿眼丹楓映白蘋。
海內故人書斷絕,汀洲鷗鷺卻心親。
路入揚州秋草殘,竹西亭上曲欄干。而今那復聞歌吹,黃葉西風薄暮寒。
錦纜牙檣一夢愁,行人空擊木蘭舟。玉簫吹斷青樓鎖,二十四橋風月秋。
燕聲嬌,花影碎。日過窗西,猶自厭厭睡。一線情絲常似醉。九十春光,半擁鴛鴦被。
靨銷紅,眉斂翠。便到沉身,總是多情淚。說與東風都不會。鏡子裙兒,曉得人憔悴。
畫樓高起綠楊邊,
美酒樓中斗十千。
醉倚江云看江水,
晚風時過打魚船。
滿城風雨近重陽,舊恨新愁總系腸。陶令清吟惟遣興,司勛綺句豈鳴狂。絕無勢利招人妒,更有琴書累我忙。幾度欲眠眠未得,更深漸覺竹窗涼。
更深漸覺竹窗涼,話到平生倍可傷。酬酢敢分青白眼,蹉跎強半黑甜鄉。人情此際嗟刁險,世事于今嘆孔章。偏是催租無計卻,滿城風雨近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