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卓漳州二首 其一
靴褲偏裨謁,幡花父老迎。
蹠徒方攫市,結輩忽專城。
勤拊無捐瘠,寬征有愿耕。
遙知南詔路,來往漸通行。
靴褲偏裨謁,幡花父老迎。
蹠徒方攫市,結輩忽專城。
勤拊無捐瘠,寬征有愿耕。
遙知南詔路,來往漸通行。
穿著靴褲的偏將前來拜見,拿著幡花的父老鄉親迎接。曾經像盜跖那樣的歹徒在集市上搶奪,如今這些人忽然去治理一城。你勤勉撫慰百姓,沒有出現餓死之人,放寬征稅讓百姓愿意耕種。我料想通往南詔的道路,來往會逐漸通暢。
偏裨:偏將,將佐的通稱。
蹠徒:指像盜跖那樣的歹徒。跖,盜跖,春秋時期的大盜。
攫市:在集市上搶奪。
結輩:指這些人。
專城:指治理一城。
捐瘠:餓死的人。
寬征:放寬征稅。
南詔:古代國名,在今云南大理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卓漳州要去任職,當地可能治安不佳、經濟落后,詩人寫此詩送別并表達對友人治理當地的期望。
此詩主旨是贊美卓漳州的治理能力和對當地發展的積極影響。特點是通過前后對比展現變化。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當時社會現象和朋友間的情誼。
人生離合元無據。況山川、亂后全非故。城北高樓,街南綠樹。巢痕難覓雙棲處。荷花開遍長干渡。□臨分、遙隔荷花語。此度相逢,熟梅時序。半山亭下瀟瀟雨。
海雁年年自往來,迢迢此去幾時回。春風滿路真消息,應是桃花處處開。
午夜貪泥飲,深村認路歸。千岐紛莫辨,一隙炯相輝。秋日無莼美,春風有蕨薇。人生皆寓爾,惟勿此心違。
塵懷中酒。清夢都吟瘦。離緒西來銷盡否。岳色河聲依舊。兩行宮柳鳴蟬。鞭絲界破蒼煙。淡淡斜陽疏雨,秋情猶記當年。灞陵風色。柳眼欺人白。隨處相逢隨處別。夢斷吳江煙月。門前一帶長橋。隔花何處吹簫。盡有送人雙淚,廿年流盡江潮。
百花頭上春光到,雪壓霜欺意更奇。歲歲倚欄相望處,水邊竹外最南枝。
輕陰還傍麥秋天,病怯春寒獨衣綿。老境不知行樂好,坐來芳樹看鶯遷。
阿瞞恃奸雄,挾漢令天下。惜時無英豪,磔裂異肩踝。終令盜壞土,埏作三臺瓦。雖云當涂高,會有食槽馬。人愚瓦何罪,淪蟄翳梧槚。錫花封雨苔,鴛彩晦云罅。當時丹油去,實非謀諸野。因之好奇士,探琢助揮寫。歸參端歙材,堅澤未渠亞。章侯捐百金,訪獲從吾詫。興亡何復論,徒足增忿罵。但嗟瓦礫微,亦以材用舍。徒令瓴甓馀,當擅瓊瑰價。士患德不修,不憂老田舍。
千峰如畫不安排,的的天然更莫猜。草碧花紅春鳥叫,此中何處問如來。
苔階深處無人到。中酒獨來情緒少。春痕滿地落梅多,踏遍青青池畔草??椿q歲傷懷抱。飛燕未歸花事早。更尋高處倚危闌,閑看垂楊風里老。爐煙枉被風吹斷。舞袖年時空便旋。斂眉深坐不逢人,咫尺屏山猶自遠。高樓暗鎖垂楊苑。夜雨初晴寒尚釅。銀缸如月照無眠,何處愁來從未見。
故園一別換年華,客里看花更憶花。昨夜西窗無限月,伴人春瘦一枝斜。
照眼酴醾正及時,鞓紅相映似相知。天公應也憐芳意,一霎輕風宿霧披。
舊聞山隱彌天釋,幾欲從談不二門。尋到經窗收足座,卻應賓主兩忘言。
芳塘似鑒。人面荷花相并艷。夜靜風來。暗遞清香入酒杯。彩云易散。千古茫茫同一嘆。落盡紅衣。恰怨蓮房結子遲。
行行識取靈巖路,多少游人只么回。門前有個擎天柱,千萬歸時帶取來。
不使翠分旁牖去,卻緣清甚畏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