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 詠云
抱月無心,隨風有態,裊裊低墮。簫歇秦臺,簟分楚館,留得影婀娜。嬌鬟梳掠,舞衫裁剪,都學魚天晴朵。更畫入、屏山幾曲,氤氳夜燈窗戶。
曉樓開處,慣侵簾額,繚亂香篆百和。蝶徑尋鈿,鶯堤斗草,引傍茜裙亸。有時遮斷,玉驄歸路,料得翠眉雙鎖。漫更掛、虬檐銀線。攪伊夢破。
抱月無心,隨風有態,裊裊低墮。簫歇秦臺,簟分楚館,留得影婀娜。嬌鬟梳掠,舞衫裁剪,都學魚天晴朵。更畫入、屏山幾曲,氤氳夜燈窗戶。
曉樓開處,慣侵簾額,繚亂香篆百和。蝶徑尋鈿,鶯堤斗草,引傍茜裙亸。有時遮斷,玉驄歸路,料得翠眉雙鎖。漫更掛、虬檐銀線。攪伊夢破。
云朵無心環繞明月,隨風變換姿態,輕柔地低低飄落。秦臺的簫聲已歇,楚館的竹席分展,只留下云影婀娜。少女梳理發髻,裁剪舞衫,都效仿著雨過天晴時的云朵。更被畫入曲折的屏風山景,在夜燈映照的窗戶間彌漫繚繞。清晨樓閣開啟處,云兒常輕拂簾沿,攪亂百和香篆的煙霧。在蝴蝶紛飛的小徑尋鈿,在鶯啼的堤岸斗草,云兒依傍著紅色裙裾低垂。有時遮蔽了青驄馬的歸路,料想那美人定是雙眉緊蹙。更隨意地掛在雕虬的屋檐下,如銀線垂落,攪破人的清夢。
秦臺:指傳說中秦穆公之女弄玉與蕭史吹簫引鳳的鳳臺,此處代指華美景致。
楚館:楚地的館舍,或指楚襄王夢會巫山神女的典故,此處泛指精致居處。
茜裙:紅色的裙子,代指女子。
玉驄:青白色的馬,此處指游子或歸人所騎之馬。
虬檐:雕有虬龍(無角小龍)圖案的屋檐。
此詞為詠物詞,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詞人觀察云景時有感而發,或借云的多變形態映射生活片段,體現宋代文人對自然與生活細節的敏銳感知。
全詞以“詠云”為核心,從云的自然形態(抱月隨風)、人文關聯(入畫遮路)、生活影響(攪夢破篆)多角度展開,既展現云的靈動之美,又融入人間煙火,是詠物詞中“不即不離”的典型之作,語言婉麗,構思精巧。
極目眺修涂,平原忽超遠。 心期在何處,望望崦嵫晚。
柳黃知節變,草綠識春歸。 復道含云影,重檐照日輝。
桓桓鄺將軍,討賊奮英武。 所至縛賊奴,將以血釁鼓。 淮陰信無雙,噲等焉足伍? 年富力正強,成功報明主。
至人如影響,靈慧陶意劫。 應方恢權化,兆類蒙慈悅。 冥冥積塵昧,永在巖底閉。 廢聰無通照,遺形不洞滅。 明哉如來降,豁矣啟潛穴。 幽精淪朽壤,孰若阿維察。 遙謝晞玄疇,何為自矜潔。
邈邈慶成標,峨峨浮云嶺。 峻蓋十二岳,獨秀閻浮境。 丹流環方基,瑤堂臨峭頂。 澗滋甘泉液,崖蔚芳芝穎。 翹翹羨化倫,眇眇陵巖正。 肅拱望妙覺,呼吸晞齡永。 茍能夷沖心,所憩靡不凈。 萬物可逍遙,何必棲形影。 勉尋大乘軌,練神超勇猛。
遙遁播荊衡,杖策憩南郢。 遭動透浪跡,遇靖恬夷性。 拊卷從老語,揮綸與莊詠。 遐眺獨緬想,蕭神飆塵正。 時無喜惠偶,絕韻將誰聽。 習子茂芳標,有欣徽音令。 穎敷陵霜倩,葩熙三春盛。 拂翮期宵翔,豈與桑榆競。 我混不材姿,遺情忘雕映。 雖非嶧陽椅,聊以翮泗磬。
運形不標異,澄懷恬無欲。 座可棲王侯,門可回金轂。 風來詠逾清,鱗萃淵不濁。 斯乃玄中子,所以矯逸足。 何必玩幽間,青衿表離俗。 百齡茍未遐,昨辰亦非促。 曦騰望舒映,曩今迭相燭。 一世皆逆旅,安悼電往速。 區區雖非黨,兼忘混礫玉。 恪神罔業穢,要在夷心曲。
靈飆起回浪,飛云騰逆鱗。 茍擢南陽秀,固集三造賓。 緬懷結寂夜,味藻詠終晨。 延佇時無遘,誰與拂流塵。 眇情寄極眄,蕭條獨遨神。 相忘東溟里,何晞西潮津。 我崇道無廢,長謠想義人。
郁郁華陽岳,絕云抗飛峰。 峭壁溜靈泉,秀嶺森青松。 懸巖廓崢嶸,幽谷正寥籠。 丹崖棲奇逸,碧室禪六通。 泊寂清神氣,綿眇矯妙縱。 止觀著無無,還凈滯空空。 外物豈大悲,獨往非玄同。 不見舍利弗,受屈維摩公。
一不問兮二不休,直須識取那鉤頭。 再三回首來相見,急水波心輥繡毬。
陳李張黃蘇與周,更添徐子分相投。 竹林風月連三郡,北宿光芒聚一舟。 作者定知同議論,爭臣頓是合謀猷。 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誰作狀頭。
門外車馳馬驟。繡閣猶醺春酒。頓覺翠衾寒,人在枕邊如舊。知否。知否。何事黃花俱瘦。
憑樓試看春何處。簾卷空青澹煙雨。竹將翠影畫屏紗,風約亂紅依繡戶。 小鶯弄柳翻金縷。紫燕定巢銜舞絮。欲憑新句破新愁,笑問落花花不語。
月光微,簾影曉。庭院深沉,寶鼎余香梟。濃睡不堪聞語鳥。情逐梨云,夢入青春杳。 海棠陰,楊柳杪。疏雨寒煙,似我愁多少。誰唱竹枝聲繚繞。□□臨風,自訴東風早。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闌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墻東 一作:東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