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其二 浪淘沙
白浪茫茫與海連,
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
遂令東海變桑田。
白浪茫茫與海連,
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
遂令東海變桑田。
白色的浪濤茫茫一片與大海相連,平坦的沙灘廣闊浩大四周無邊。從傍晚到早晨海浪不斷淘洗,最終使得東海變成了桑田。
茫茫:廣闊無邊的樣子。
浩浩:水勢盛大,這里形容沙灘廣闊。
淘不住:不斷淘洗,沒有停止。
桑田:農田,典出“滄海桑田”,指大海變為農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浪淘沙》為唐代教坊曲名,后演為詞牌。此詩或為民間創作的樂府詩,可能作于詩人觀察海邊自然景象時。唐代沿海地區漁業、鹽業興盛,詩人通過海浪淘沙的日常現象,聯想到“東海變桑田”的巨大變遷,暗含對自然力量與歷史演變的觀察與思考。
全詩以“白浪”“平沙”起筆,描繪壯闊海景,繼而以“暮去朝來”的時間維度延伸,最終落腳于“東海變桑田”的哲理升華,短小精悍卻意境深遠,展現了自然力量的永恒與世事變遷的必然性,是一首兼具畫面感與思辨性的樂府佳作。
千古萬古道理大,海內海外車書同。青山看世等過客,白發催人吾已翁。干戈三載道路斷,斤斧一朝林野空。西軒拭淚付長嘆,悵望夕陽天際紅。
脫屣東華塵,結廬太湖濱。蓬藋開小徑,桑麻接比鄰。金門玉堂夢不到,煙蓑雨笠情相親。東風二月桃花雨,布谷飛來向人語。一犁初破隴頭春,黃犢出欄健如虎。西山不知誰采薇,南山不知誰采芝。我耕我田食我粟,歲晚復有冰壺齏。悲歌笑寧戚,夜半猶未已。人間閑是非,何用污牛耳。綠陰系牛春晝閑,樵童隨我看青山。日莫歸來一壺酒,牛棘花前開笑口。笑問儂家子若孫,知我犁鋤佳趣否?豈不見蘇秦為無二頃田,六印累累苦奔走。到了落禍坑,虛名何足取。鹿門龐,真我友。
遙傳塞上又征兵,使者飛書入漢京。邊馬不歸青海戌,朔云常斷玉關纓。七陵松柏今開府,三輔河山夜勒營。自是群公能策虜,即看赤羽莫深驚。
右持杯爵左翻經,時正時邪半夢醒。湛湛青天顧憐我,清真不染異端形。
林壑看如畫,幽人此地過。彈琴流水近,對酒暮云多。地僻無來往,山深足嘯歌。床頭有匹練,試為掃煙蘿。
東風不借南舟便,細雨輕寒鎖暮江。更想亂山明日路,暮天風雨打船窗。
五月還鄉客,飄然一布衣。耕耘真子職,消息是天機。江水兼潮漲,風帆帶雨飛。心知蓬島近,自合寄書稀。
山橫暮色,久客難為江上別。殘月三更,入夢依然泣別人。楊花滿地,多是離人衣上淚。空極橫波,比到春潮淚更多。
相攜偶出郭,縱目路忘賒。山色初晴好,湖波積雨加。春農浮酒興,人壯惜年華。世事猶多故,芳辰重嘆嗟。
微黃冉冉柳生姿,數日春晴陟有私。新水一陂他自暖,跳魚何故卻先知。
王謝池臺兩岸空,水禽爭哢夕陽中。麗華妖血流難盡,化作荷花別樣紅。
賢侯謝郡歸,從游樂吾黨。林泉富馀地,卜筑疏陳莽。是時春正中,來燕音下上。若賀大廈成,喜留眾賓賞。得名因笑談,揮墨粲題榜。所夸賢豪盛,豈止池榭廣。人心樂且閒,鳥意頡而頏。吟樽敞花軒,醉枕酣風幌。輕云薄藻棟,初日麗珠網。紅袂生暗香,清弦泛馀響。林深隱飛蓋,岸曲遲去槳。波光欄檻明,竹氣衣巾爽。虛客涼樾入,影與文漣蕩。晨飆轉綠蕙,夕雨滋膏壤。嘉辰喜盍朋,命駕期屢往。觴詠陶淑真,世俗豈吾仿。得以為勝游,蕭然散煩想。公子固好士,世德復可像。今此大基構,不圖專奉養。美哉風流存,來葉足師仰。
云水上人歸興忙,棕鞋蒲扇葛衣涼。過湖就得鄉船便,入寺行穿茶樹香。曉趁鐘聲持木缽,夜隨燈影認禪床。定回卻憶潛龍地,曾住西廊第幾房。
七子翩翩共鄴游,座中君豈減應劉。浮名顧影驕堪失,拙宦藏身老漸收。望里使星移益部,書來春雪滿揚州。故人淪落無須念,未死能寬薜荔愁。
花離芳樹葉離條,瘦盡裙邊一捻腰。今夜揚州明月好,兒夫應過玉人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