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山中紀事 其二
里巷負暄翁,
隤然支離疏。
饕虱緣缊袍,
點綴頷下須。
旁人勸翁捫,
搖手一任渠。
虱多轉不癢,
何庸事驅除。
里巷負暄翁,
隤然支離疏。
饕虱緣缊袍,
點綴頷下須。
旁人勸翁捫,
搖手一任渠。
虱多轉不癢,
何庸事驅除。
巷子里有個冬日曬太陽的老翁,身形頹然如同支離疏般佝僂。貪吃的虱子沿著舊棉襖爬動,在他下巴的胡須間若隱若現(xiàn)。旁人勸老翁抓一抓虱子,他卻搖手任其自在。虱子多了反而不覺得癢,何必費事去驅趕呢?
負暄:冬日曬太陽取暖。
隤然:委頓、頹喪的樣子。
支離疏:《莊子·人間世》中形體殘缺的人物,此處形容老人身形佝僂。
饕(tāo)虱:貪吃的虱子。
緣:沿著。
缊(yùn)袍:用舊絮填充的粗布袍子,指破舊的冬衣。
捫(mén):用手按、抓。
渠:方言,指代虱子,意為“它們”。
庸:需要。
此詩當為詩人歲末隱居山中時所作,通過觀察山鄉(xiāng)老人的日常片段,以小見大,反映對平凡生活中從容心態(tài)的感悟。
全詩以“虱多不癢”的生活小趣為切入點,刻畫了一位豁達隨性的山鄉(xiāng)老人形象,語言質(zhì)樸卻富有哲理,展現(xiàn)了詩人對簡單生活中真趣的捕捉與贊美。
謝將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氣味真。 好是綠窗風月夜,一杯搖蕩滿懷春。
景勝銀釭香比蘭,一條白玉偪人寒。 他時紫禁春風夜,醉草天書仔細看。
翩翩書記早曾聞,二十年來愿見君。今日相逢悲白發(fā), 同時幾許在青云。人從北固山邊去,水到西陵渡口分。 會作王門曳裾客,為余前謝鮑將軍。
楚客曾流詠,吳都獨擅奇。 風霆存老干,桃李避芳時。 名入文房夢,功資妙手醫(yī)。 紫微顏色好,先占鳳凰池。
快楫輕綸笠與衣,閑將四物掛柴扉。 江頭夜雪好披去,湖上春光宜棹歸。 靜處無憂嫌印綬,貧中有味勝輕肥。 興來愿借君毋吝,渺渺煙波一葉飛。
海內(nèi)中和日,云間已上辰。 笙歌九天半,花木十洲春。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 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
上蔡東門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歸。 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云陽血染衣。
祖舜宗堯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 不知禍起蕭墻內(nèi),虛筑防胡萬里城。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長安。 帝王苦竭生靈力,大業(yè)沙崩固不難。
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 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嬴政鯨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虜諸侯。 山東不是無公子,何事張良獨報仇。
明妃遠嫁泣西風,玉箸雙垂出漢宮。 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
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游客長城下,飲馬長城窟。馬嘶聞水腥,為浸征人骨。 豈不是流泉,終不成潺湲。洗盡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還魂。空流嗚咽聲,聲中疑是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