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言
取士貴得真,勿徒事弋獲!如何朝拔尤,及暮又改易?豈比水淘沙,抑或風退鹢?一言戒爾曹,光陰毋棄擲!
秀才天下任,斯為萬里程。乃今忘遠志,藉此以謀生。千金不足惜,一得已自榮。忽忽窮途哭,何心誇利名!
薰蕕原異器,彼此各分途。奈何沽名者,昂然七尺軀;青蠅附驥尾,一旦同馳驅。有誰能鳴鼓,詫曰非吾徒!
取士貴得真,勿徒事弋獲!如何朝拔尤,及暮又改易?豈比水淘沙,抑或風退鹢?一言戒爾曹,光陰毋棄擲!
秀才天下任,斯為萬里程。乃今忘遠志,藉此以謀生。千金不足惜,一得已自榮。忽忽窮途哭,何心誇利名!
薰蕕原異器,彼此各分途。奈何沽名者,昂然七尺軀;青蠅附驥尾,一旦同馳驅。有誰能鳴鼓,詫曰非吾徒!
選拔人才貴在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要只追求數量上的獲取!為何早晨剛選拔出優秀者,到傍晚就又改變了?難道能比水淘沙般篩選,或是像逆風而行的水鳥?我要告誡你們,不要虛度光陰!讀書人本應承擔天下重任,這才是萬里征程。如今卻忘記遠大志向,借此來謀生。千金不足惜,稍有收獲便自滿。等到困厄時痛哭,還有什么心思夸耀名利!香草和臭草原就不同器,本應分道揚鑣。為何那些沽名釣譽之輩,頂著七尺身軀;如同青蠅附在良馬尾部,一旦同奔便自以為能。有誰能擊鼓宣告,說‘這不是我的同類’!
弋獲:用帶繩的箭射鳥,此處比喻單純追求數量上的獲取。
拔尤:選拔優秀人才。
退鹢(yì):逆風而行的水鳥,比喻阻礙或反復無常。
薰蕕(xūn yóu):薰為香草,蕕為臭草,比喻好壞截然不同的事物。
青蠅附驥尾:青蠅附在良馬尾部,比喻依附他人獲取虛名。
推測此詩為作者針對當時人才選拔中重數量輕質量、士人短視逐利的社會現象而作,旨在警示世人重視真才實學,勿為功利迷失志向。
全詩圍繞‘取士貴真’與‘士人遠志’展開,批判了選拔反復、士人逐利的弊端,強調人才需重實質、士人應守初心,語言質樸而針砭時弊,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尚未階軟翠流長,境靜蒲荷覺更香。 清坐小亭叢竹近,暫停團扇受風諒。
潑翁浮醅新釀熟,得霜寒菊始開齊。 養丹道士顏如玉,愛酒山翁醉似泥。 不惜蕊從蜂采去,尚余香有蝶來棲。 莫嫌學舍宮閑冷,猶得芳樽此共攜。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枯時始見花。
倦倚吳門思泬寥,懷人清致詩滿瓢。 池塘芳草夢初斷,風雨落花魂正鎖。 一百五日寒食節,二十四浦春潮。 遙知藥圃曉經劚,舍后蘼添綠苗。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五月五日端午節,好事當陽難掩塞。 歸宗突出拄杖頭,閑禪野鬼俱消滅。 俱消滅,砌下寒泉忽倒流, 嶺上白云不敢白。
春夢怯。人靜玉閨平帖。睡起眉心端正貼。綽枝雙杏葉。重整金泥蹀躞。紅皺石榴裙褶。款步花陰尋蛺蝶。玉纖和粉捻。
雁橫迥碧,漸煙收極浦,漁唱催晚。臨水樓臺乘醉倚,云引吟情閑遠。露腳飛涼,山眉鎖暝,玉宇冰奩滿。平波不動,桂華底印清淺。 應是瓊斧修成,鉛霜搗就,舞霓裳曲遍。窈窕西窗誰弄影,紅冷芙蓉深苑。賦雪詞工,留云歌斷,偏惹文簫怨。人歸鶴唳,翠簾十二空卷。
斜日明霞,殘虹分雨,軟風淺掠蘋波。聲冷瑤笙,情疏寶扇,酒醒無奈秋何,彩去輕散,漫敲缺、銅壺浩歌。眉痕留怨,依約遠峰,學斂雙蛾。 銀床露洗涼柯。屏掩得銷,忍掃茵羅。楚驛梅邊,吳江楓畔,庾郎從此愁多。草蛩喧砌,料催織、迥文鳳梭。相思遙夜,簾卷翠樓,月冷星河。
余嘗讀白樂天《江州司馬廳記》,言“自武德以來,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設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馬之職盡去,惟員與俸在。”余以隆慶二年秋,自吳興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蒞任,實司那之馬政,今馬政無所為也,獨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而已。所謂司馬之職盡去,真如樂天所云者。
而樂天又言:江州左匡廬,右江、湖,土高氣清,富有佳境,守土臣不可觀游,惟司馬得從容山水間,以足為樂。而邢,古河內,在太行山麓,《禹貢》衡津、大陸,并其境內。太史公稱”邯鄲亦漳、河間一都會”,“其謠俗猶有趙之風”,余夙欲覽觀其山川之美,而日閉門不出,則樂天所得以養志忘名者,余亦無以有之。然獨愛樂天襟懷夷曠,能自適,現其所為詩,絕不類古遷謫者,有無聊不平之意。則所言江州之佳境,亦偶寓焉耳!雖徽江州,其有不自得者哉?
余自夏來,忽已秋中,頗能以書史自誤。顧街內無精廬,治一土室,而戶西向,寒風烈日,霖雨飛霜,無地可避。幾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石。余南人,不慣食黍米,然休休焉自謂識時知命,差不愧于樂天。因誦其語以為《廳記》。使樂天有知,亦以謂千載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年來蹤跡嘆飄然,一笑相逢莫匪緣。 多謝老僧勤記我,預將消息夢中傳。
滿清平世界慶秋成,看看斗三錢。論從來活國,論功第一,無過豐年。辦得間民一飽,馀事笑談間。若問平戎策,微妙難傳。 玉帝要留公住,把西湖一曲,分入林園。有茶爐丹灶,更有釣魚船。覺秋風、未曾吹著,但砌蘭,長倚北堂萱。千千歲,上天將相,平地神仙。
捐生固不易,處死猶為難。 孰知龔勝后,乃有謝疊山。 江東一潰散,跋涉何間關。 甌閔苦物色,國破家亦殘。 彼哉烈丈夫,矢死無生還。 忠孝亦何物,古今稱大閑。 耿耿浩然氣,上摩霄漢間。 誰謂首陽高,有志能躋攀。 至今百世下,清風激懦頑。 我讀三上書,凜然毛骨寒。 當時祼將士,胡能不厚顏。
驛卒征夫旦復休,鸞輿未必竟南游。 見說江淮民力困,行宮風雨使人愁。
鄠縣李長官,橫琴膝上弄。不聞有政聲,但見手子動。
一夜春風滿帝都,禁林清曉宴簪裾。 玉堂乍到驚凡目,金鎖徐開見御書。 四字驪龍爭夭矯,兩篇瓊樹斗扶疏。 詞臣此會人應羨,圣主多才古不如。 日上花磚簾卷后,柳遮鈴索雨晴初。 閣前吟罷先沈醉,忘卻西垣有直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