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二首
興到時將墨細磨,長箋一幅自吟哦。此中別有長生術,自古神仙脈望多。
世事如今果大難,人情反覆似波瀾。只須靜守江頭看,不上灘來便下灘。
興到時將墨細磨,長箋一幅自吟哦。此中別有長生術,自古神仙脈望多。
世事如今果大難,人情反覆似波瀾。只須靜守江頭看,不上灘來便下灘。
興致來了時就細細研磨好墨,鋪開一幅長箋自己吟詩。這其中別有讓人長壽的方法,自古以來神仙的秘籍就很多。如今世事真的太難了,人情反復如同波瀾。只需要安靜地守在江邊觀看,不是上灘就是下灘。
脈望:傳說中蠹魚所化的神物,這里可引申為神仙的秘籍、法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世事的起伏,看到了人情的冷暖,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導致詩人對世事有如此感慨。
這兩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創作的熱愛和對世事人情的思考。其特點是語言通俗,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感悟。
獻納青云際,
狂言非至公。
何由返初服,
美酒沽新豐。
升曦上南山,千峰云碧明。
晨風激寒水,琴瑟環佩聲。
蠶老桑柘空,麥熟黃鸝鳴。
浩然田野興,遂爾忘都城。
鑿井深深傍玉堂,石根流沁一泓涼。
冰壺夜浸秋蟾濕,云液晴涵甘醴香。
苔蘚未生侵玉甃,桐陰初長拂銀床。
寒泉可汲應須汲,莫使行人為斷腸。
積草空庭欲掩莖。
眉山顰損發鬅鬙。
一龕如畫臥枯僧。
燈蕊夢中開自喜,
雨聲心上滴常憎。
離魂自撫漸生棱。
翠岫臨寒瀨,先生老此中。釣耕輕萬乘,要領戒三公。入宿星躔動,歸來世網空。何人知此意,千古激澆風。
道閉寧濡足,時平亦括囊。故人登世帝,清瀨自吾鄉。渭叟非真釣,商奴是詐狂。先生不可問,天外一鸞翔。
聞個狂奴足,生平在草萊。不榮升帝腹,寧自蹋魚臺。步武中朝下,胼胝故國回。滄浪重一濯,京雒有塵埃。
長天杳杳道冥冥,一士孤風達至精。云若有心應有著,魚緣輕餌是輕生。何人楚澤三年放,此地家灘七里清。應宿將臣皆列士,未將煙水博功名。
茲石不解飲,
偏饒飲者意。
若遇獨醒人,
應無其坐地。
修禊東君坐見邀,江山有待盡寒銷。
雨酥詩眼風酥骨,蝶弄花須柳弄腰。
任捲車簾飛野馬,休教鳶線縛云雕。
時空肯縮千年縫,快閣駢肩倚聽潮。
樓高已卜水云鄰,況是龍城半隱身。
拍岸濤聲何礙夢,橫窗樹色正宜春。
西風簾捲人逾瘦,南海詩傳酒比醇。
惆悵謝家青步障,稱觴綺席見無因。
玉兔云中搗藥聲,寒云搗盡月空明。
仙風吹斷三千里,紫府遙連一萬程。
欲問當年為月老,何知今日失云英。
夜長天遠思無盡,玉兔云中搗藥聲。
映座豐神獨冠儔,長安子弟太原裘。
羅浮郡縣經流寓,豐鎬家山作夢游。
才士文章唐太白,女人容貌漢留侯。
布衣坐鎮將軍幕,定策能教占上籌。
江南花草盡愁根,
惹得吳娃笑語頻。
獨有傷心驢背客,
暮煙疏雨過閶門。
翠羽流蘇帳,春眠曙不開。
羞從面色起,嬌逐語聲來。
早向昭陽殿,君王中使催。
先公作宦古齊東。
此地當年見汝翁。
恂恂敦樸古人風。
六十四齡聞抱汝,
今朝見汝與翁同。
昨宵偶爾夢羆熊。
諸方門戶總經過,
惱亂春風有幾多。
今日蒸云重睹對,
絲毫不隔最誵訛。
生來山野性,萬死不離山。
隨水偶然出,因風急復還。
吟多長倚樹,客到未開關。
自笑頑成癖,人傳老更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