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納祿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東歸五首 其三
群玉峰頭孤夢斷,五云溪上野舟回。
傍人鷗鳥自然熟,到處藕花無數開。
麥飯不饜常面槁,柴門閑掩自心灰。
雨來正作盆山地,不怕冥冥半月梅。
群玉峰頭孤夢斷,五云溪上野舟回。
傍人鷗鳥自然熟,到處藕花無數開。
麥飯不饜常面槁,柴門閑掩自心灰。
雨來正作盆山地,不怕冥冥半月梅。
在群玉峰頭孤獨的夢境已斷,在五云溪上乘著野舟歸來。身旁的鷗鳥自然地與我相熟,到處有無數的藕花盛開。麥飯都吃不飽,面容常常枯槁,柴門悠閑地掩著,自己心已如死灰。雨來的時候正像盆山傾瀉,不怕那陰沉半月的梅雨。
群玉峰:可能是詩人夢中或曾游歷之地的山峰。
五云溪:地名,在今浙江紹興若耶溪。
饜:滿足。
面槁:面容枯槁。
盆山地:形容雨勢如盆山崩塌般傾瀉。
冥冥:形容天氣陰沉。
梅:梅雨
從標題可知,詩人獲得朝廷恩準外祠之職后于五月東歸。當時詩人可能已厭倦官場,歸鄉后面對清苦生活,心境復雜,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歸鄉后的生活與心境,特點是自然質樸,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詩人特定時期的真實狀態。
久無名酒共君傾,靜對溪山悅我情。
雨沁荷花多退色,風穿梧葉強成聲。
乾坤納納從來大,歲月堂堂未用驚。
甚欲著書傳后世,只愁議論太平平。
丹井清泠夜向分,露庭吟苦更誰聞。
松涼鶴立千峰月,草濕龍歸一洞云。
回首江湖塵漠漠,傷心天地氣紛紛。
何當共作誅茅計,免向秋風怨失群。
兀坐豈不佳,偶出亦良適。
高臺挹清曠,況此好風日。
俯憐波面浄,仰愛松身直。
灑落萬古秋,飛鳥度晴碧。
徘徊足瞻眺,蕭散謝羈馽。
浮生眇塵端,一醉不易得。
古人豈其遠,千載猶宿昔。
清風何寥寥,愧此臺上石。
門前流水競,洗盡市塵交。
秉我中心正,從渠異說??。
向來多肘柳,近已去心茅。
隠幾觀天地,晨曦動翠梢。
東方看欲曙,三五斗參橫。
月影斜穿竹,雞聲遠逐鶑。
花街紅露膩,柳浪翠煙輕。
滄海升朝日,春光滿太清。
南中多暑氣,來覓靜涼詩。
但得政無擾,自然民不欺。
亭中人蘊藉,欄外水漣漪。
想見賓朋過,銜杯樂圣時。
我如汝年時,昉問便江戍。選穽如海深,望洋吁可怖。
汝今亦宜教,去作鰲峰主。有民環百里,待汝字而撫。
何以奉寬條,何以撫黎庶。惟公則生明,平心閱牒訴。
惟廉則寡過,莫受脂膏污。惟勤則集事,慎勿習逸豫。
惟儉可無求,只學我清苦。持此四字符,便是作縣譜。
去家三百里,兩地無多路。安問來與往,時走一健步。
居官而民宜,暌隔非所慮。三年課最歸,可以見君父。
天然翠袖隠豐肌,好是胭脂未透時。
夜睡無香供蝶夢,晨粧有恨只鶑知。
坡仙具眼猶燒燭,子美多情卻欠詩。
料得錦城花正好,怨公底事訪春遲。
長安回首遠,漸漸近嚴陵。
客夢春江櫓,鄉心野店燈。
路行三百里,山看萬千層。
處處皆幽勝,題詩媿不能。
眼白骨多屯,還能閱世人。
空靈三寸舌,不療一生貧。
歲晚離騷國,天涯放逐臣。
相過話人物,京洛尚風塵。
烽火窮邊幾度愁,亦曾將死博封侯。
謗興在彼情誰恕,事過知君痛自休。
跨馬甲衣春雪白,射雕弓箭曉星流。
救時正屬英雄者,更著工夫必到頭。
培芳草創強鋪筵,畫出清明三月天。
長少團欒還五世,笑談邂逅集群賢。
或歌或弈杯無算,非竹非絲樂自然。
過則相規善相勉,須令和氣藹無邊。
小小禪房若個寬,氎巾楮帳護幽閑。
貪看天外云千變,忘數簷前竹幾竿。
老衲呪經祈雨切,臞翁煮粥當晨餐。
早知一念能持靜,不學槐安蟻走盤。
海隠方搜催雪詩,韋郎落筆補新辭。
云邊花舞瓊千點,座上風流玉一枝。
如許寒光宜應瑞,不勝幻色又添奇。
政須瀹茗清靈府,盡把文章潤色之。
鐵牛去住之機,獅子反擲之訣。
毫芒略露,崖崩石裂。
無些子柔和,唯一味生滅。
電光石火瞥轉玄關,千圣頂頭恣興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