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首 其二
病起衰顏非昔紅,偷閑聊與少年同。
一規寒玉掛樓角,千點華星來坐中。
久戍遺民雖困弊,承平舊鎮尚繁雄。
歸時瘦馬崔嵬影,定有游人笑此翁。
病起衰顏非昔紅,偷閑聊與少年同。
一規寒玉掛樓角,千點華星來坐中。
久戍遺民雖困弊,承平舊鎮尚繁雄。
歸時瘦馬崔嵬影,定有游人笑此翁。
病愈后容顏衰老,不再像過去那樣紅潤,忙里偷閑,暫且和少年人一起游樂。一彎寒月掛在樓角,千萬顆星星仿佛來到了座中。長期戍守使遺民生活困苦,但太平時期的舊城鎮依舊繁華。歸來時瘦馬拖著高大的身影,定會有游人嘲笑我這個老翁。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節。
規:圓形,這里指月亮。寒玉:比喻清冷的月亮。
華星:明星。
久戍:長期的戍守。遺民:指淪陷區的百姓。
承平:太平。舊鎮:過去的城鎮。
崔嵬:高大的樣子。
此詩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國家處于分裂狀態,部分地區淪陷。詩人病后在元宵節出游,看到城鎮景象和百姓生活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上元夜之景,表達對遺民的同情和自身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南宋時期社會風貌和詩人復雜情感。
濁穢方從俗,幽深豈自如。
煙霞思海屋,風雨戀蝸廬。
遐契何能遂,塵情未易除。
去留難自主,搔首問晴虛。
傷春晚,送春歸。步云溪。綠葉同心雙小字,記曾題。樓外紅日平西。長亭路、煙草萋萋。云雨不成新夢后,倚闌時。
天如水,月如鉤。正新秋。月影參差人窈窕,小紅樓。如今往事悠悠。樓前水、腸斷東流。舊物忍看金約腕,玉搔頭。
一番雨,一番涼。夜初長。滿院蛩吟人不寢,月侵廊。木犀微綻幽芳。西風透、窈窕紅窗。恰似個人鴛被里,玉肌香。
低徊莫作前朝恨,
夕汐朝潮為底忙。
一事真教人不解,
有時偏愛管興亡。
龜甬邊爐宿,
煤丁倚石炊。
妻兒閒待養,
喬罐死猶隨。
物力秪斯數,
生涯能幾時。
年年南北運,
不見窮山悲。
耳根聒破笙歌競。燈月無心問。梅橫疏影小窗中。恰與幽人況味略相同。
銀燈火樹非吾羨。獨愛清光遍。半生心事付沉淪。終是如今對月益傷神。
木脫山中屐,高懷見璽卿。梧江清瘴遠,蓮社碧云生。覽德輝千仞,承恩醉五城。和詩金馬側,應自問同聲。
禁侍吾鄉彥,皆稱賀世儀。日來殷大禮,君去赴清時。星月班階候,風云殿柱移。彈冠吾敢晚,猶戀菊花期。
啼猿飛鶴近孱顏,
想見仙翁步履還。
賈誼行須對宣室,
謝安未用憶東山。
濯錦江頭富貴花,何年流落海天涯。玉人二八空閨里,歲歲因君感物華。
屑玉涂坯艷一叢,內園開處錦屏幪。何人錯認楊妃醉,淚濕春風憶夢中。
日暖風暄人意慵,海棠正向此時紅。誰云花好能消恨,花恨于人更不同。
香頰潮紅亸翠襦,絳唇微吐滴胭脂。游絲不動日停午,斜倚東風若有思。
棣隕雙葩灑淚紅,
百年已短更匆匆。
祇今風雪棲棲影,
地老天荒一個鴻。
花盡春闌閉草廬,從容論古寸陰馀。
漢朝興廢憑三杰,楚國存亡出二胥。
有客逃名身似葉,何人彈鋏食無魚。
安貧老衲忘年月,一枕松風夢亦虛。
衡岳高巍峨,氣象千年新。蜿蟺而磅礴,郁極斯降神。賢豪不世出,天命康時屯。翊贊中興業,度越甫與申。
憶昔文皇初,治極亂萌?。中原咸震懾,束手嗟朝紳。南山豹隱霧,洞庭龍潛鱗。忠義倏奮發,伊呂起渭莘。
脫卻方山冠,改服振振袀。縱橫江海上,飛駛萬千?。救民殷拯溺,逐賊如驅磷。剛大塞天地,奇氣一朝伸。
藎勞十六載,日月凈無塵。塵凈謝時去,浩浩心如奫。當其濟物時,高情故絕人。萬鐘祿不受,在官類隱淪。先憂忘后樂,仲淹猶非倫。
東山欣再起,位列要路津。辭榮受艱鉅,義進利則逡。長江萬里險,終歲勤周巡。思枯夜不寐,慮遠眉常顰。人謂已治安,憂患獨切身。竹柏耐冬寒,桂老性愈辛。
賤子侍公久,見灼知尤真。疾惡如秋肅,嗜善溫若春。世皆頌公義,而未悉公仁。
與公十年別,跡疏情胥親。愛我忘分位,書來何頻頻。貽我以詩句,語語肝膈陳。盛德若無有,休休一個臣。
我愧非令器,苦窳空陶甄。謬膺賢相舉,無術隆斯民。何當罷官去,隨公山水瀕。名篇歌反復,腹中如車輪。
百齡渾易盡,垂白尚浮蹤。
老樹延孤鶴,陰叢集亂蛩。
一燈寒夜雨,雙鬢暮秋容。
惓惓終何益,名山有桂松。
建節南行秋色高
主恩三尺寄西曹
便宜封事燈前檢
論決爰書筆下操
候館郊迎停海月
斑衣家慶涉江濤
稱詩誰似張公子
多少詞人待綵毫
海北閩南兩地賒,
肩輿直上楚天涯。
逢人冉問云深處,
一犬黃昏吠落花。
萬里飛來鑿空船,手剪牛皮量山川。胡語欺人殊可憐,嚇蠻之技真狡焉。
南來我策雙輪前,風聲獵獵雷聲闐。滔滔目極天海連,欲墮不墮危堞懸。
老榕根翻如鐵堅,犵鳥啾啁蠻花然。停車直上躋其巔,但見古苔繡上磚。
不見枯桑栽作田,長劍弗躍沈于淵。受降圖在生云煙,還我江山三百年。
大笑拍手問青天,其亡也忽不踵旋。宰割六合天下鞭,秦人之哀惡可蠲,以古為鑒尚慎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