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講梅兄躬耕養親圖 其一
講梅山中仙,曾逐岫云出。
云歸人未歸,望之心紆郁。
邗溝足冶游,毋乃遠親膝。
駕彼青驄馳,何如黃犢叱。
吁嗟少年場,輕薄狎邪佚。
竹西吹瓊簫,蜀岡挾瑤瑟。
座中歌舞歡,堂上甘旨缺。
往往朱門家,不及五畝室。
講梅山中仙,曾逐岫云出。
云歸人未歸,望之心紆郁。
邗溝足冶游,毋乃遠親膝。
駕彼青驄馳,何如黃犢叱。
吁嗟少年場,輕薄狎邪佚。
竹西吹瓊簫,蜀岡挾瑤瑟。
座中歌舞歡,堂上甘旨缺。
往往朱門家,不及五畝室。
講梅兄是山中的仙人,曾跟隨山間的云朵出山。云已歸來人卻未歸,望著他離去的方向心中憂愁。邗溝一帶是游樂之地,你莫不是遠離了親人身邊。騎著青驄馬馳騁,哪比得上吆喝著黃犢耕地。唉,那些少年人,輕薄放蕩沉迷于玩樂。在竹西吹著瓊簫,在蜀岡彈著瑤瑟。座中歌舞歡樂,家中父母卻缺少美食供養。常常是富貴人家,還比不上有五畝薄田的人家能盡孝。
岫云:山間的云。
紆郁:憂愁、郁悶。
邗溝:古運河名,在今江蘇境內。
冶游:出游尋樂。
毋乃:莫非、豈不是。
親膝:指父母身邊。
青驄:毛色青白相雜的馬。
黃犢:小黃牛。
狎邪佚:指行為放蕩。
竹西:揚州的竹西亭。
蜀岡:在揚州西北。
甘旨:指美味的食物。
朱門:指富貴人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少年人追求玩樂、忽視親情孝道的現象。詩人看到講梅兄的情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勸誡講梅兄回歸農耕、侍奉雙親。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盡孝、回歸樸實生活。其特點是對比鮮明,通過不同生活場景的對比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人們對孝道的重視。
繁陰欲閉凱風來,一埽窮荒萬里開。
日色蔥昽浮渤澥,云容舒卷映蓬萊。
旅情更覺光華遠,暖意何妨節物催。
醉眼卻思山雪好,臘前容可當新梅。
閑心輕出世,遠念起游方。
潄月拋茶井,眠云夢草堂。
歸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欲問重來日,孤云未可量。
朝離巴陵岸,暮投烏沙汀。
大江屢回環,反顧猶洞庭。
月色奪暗日,舟人各宵征。
東南浮云際,極望都冥冥。
不辨水與天,高低皆見星。
分明銀河流,來與江漢并。
安得數尺槎,漂然向天庭。
欲問俞跗術,秦亡世少傳。
玉書才命子,金鼎已成仙。
華渚星猶爛,昭陵柏未圓。
空余罪己詔,不似禹湯年。
寒日征驂懶復回,經宵仍喜駐巖隈。
徑盤幽跡遙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
曉影痩猿窺澗溜,夜聲肥栗托爐灰。
我心非動我非靜,白足禪僧無妄猜。
入水作田,上山伐薪。
人世幾何,終歲苦貧。
安有靈藥,化為羽人。
呼吸光景,為君外臣。
羈旅嗟無友,佯狂漢水陰。相逢幸傾蓋,送別悵分襟。
之子雖吏隱,高名何陸沈。蛟龍蟠學海,風雨潤詞林。
寡和嘗歌郢,傳經雅屬參。丈人今諭蜀,干譽爾勞心。
接淅予征遠,看云反顧深。旅懷兼去住,秋色愴登臨。
信有江山助,宜無霧露侵。相思見逸唱,清絕響寒砧。
擊節時孤笑,開樽憶共斟。歳華幾向晚,客恨孰能禁。
城闕愁回首,詩人誨嗣音。曾非青玉案,為愧洛生吟。
昔在仁朝日,孤忠獨犯顏。
一身寧自顧,萬里偶生還。
卻度黃梅嶺,重趨玉筍班。
不知君檻折,千古更誰攀。
皇祐更秋律,明堂奉帝禋。
粢盛雖薦德,霜露本懷親。
于赫朝三后,無文秩百神。
九筵交玉幣,重屋近星辰。
邃幄留飚御,清壇墮月津。
衣冠漢儀舊,金石舜韶新。
受胙開宣室,鳴鐘降紫宸。
群陰先伏旦,協氣斗回春。
靈貺叢千祝,豐恩滲四垠。
慚非老辭筆,徒學頌堯人。
曉下金門路,君筵聽召余。
簪纓三壽客,筆削兩朝書。
身老誰逢此,恩深盡醉歟。
傳聞訪遺事,應走史臣車。
披沙百煉貴,濟世五銖圜。
侔色都疑似,頒行適自然。
蕭蕭秋意早,采采露華鮮。
貧謝侏儒甚,煩君慰眼前。
濠上初相得,竹林曾共游。
清文三峽水,爽氣九華秋。
世已從新學,人誰與此流。
遺芳端不朽,未信蓋棺休。
禹稷躬稼穡,春秋重麥禾。
勸耕聊及暇,稱力焉俟多。
霜風雖凄緊,日晏更清和。
輕裘頗自姿,扶杖勤來過。
青青已布隴,芃芃在伐柯。
農功欣嗣歲,節物嗟騰波。
悵然念歸田,自顧將婆娑。
乾坤順夷,皇有嘉德。
爰施慶云,承日五色。
輪囷下垂,萬物皆飾。
維天祚休,長被無極。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
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
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