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滬學會撰文野婚姻新戲冊既竟系之以詩 其二
東鄰有兒背佝僂,
西鄰有女猶含羞。
蟪蛄寧識春與秋,
金蓮鞋子玉搔頭。
東鄰有兒背佝僂,
西鄰有女猶含羞。
蟪蛄寧識春與秋,
金蓮鞋子玉搔頭。
東邊鄰居家有個兒子背是彎的,西邊鄰居家有個姑娘還很害羞。就像蟪蛄不知道春秋變化一樣,他們對婚姻之事懵懂無知,姑娘穿著金蓮鞋、戴著玉搔頭。
佝僂:脊背向前彎曲。
蟪蛄:一種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這里比喻見識短淺、不懂事理。
金蓮鞋子:舊時婦女纏足后所穿的鞋子。
玉搔頭:玉簪
此詩創作于封建舊俗仍有較大影響的時期。當時包辦婚姻盛行,青年男女在婚姻上沒有自主權利。作者可能是看到社會上這些不合理現象,借為滬學會撰文野婚姻新戲冊的機會,通過詩歌表達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封建包辦婚姻制度。其突出特點是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舊時代青年男女的婚姻狀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進步人士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京國雨初霽,虛堂夜氣涼。新月上團團,坐久流清光。露葉閃明晦,河云互飛揚。機籟發天秘,起弄琴與觴。千里同今夕,幽愁結中腸。濕螢低復舉,棲鳥亦驚翔。適時物乃貴,人生何慨慷。
隱君家世出梅山,描得清芬滿世間。梅稟正陽全太極,同姓同心不赧顏。
才子河東賦,仙郎柱后文。人仍依繡斧,士總附青云。子舍乘驄路,天閑選驥群。何須占劍氣,知動斗牛分。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相思無日夜,浩蕩若流波。流波向海去,欲見終無因。遙將一點淚,遠寄如花人。
峻嶺如弓驛路賒,清溪一帶抱山斜。高秋八月崇安道,時見棠梨三兩花。
孝親久臨朝,朝士習茍免。有國孰與守,亂作蓋已晚。余公官江右,民教獄未讞。殘民以媚外,上下色無赧。余公持不可,正論獨侃侃。棄官歸養母,傾國徒一餞。當時光緒末,名節立已罕。陵夷五六年,瓦解果不遠。海濱出此卷,追話猶憤懣。成名事亦小,無補愧言遁。中興茍有望,舊習當盡刬。守官可矜式,相對摩老眼。
清風初號地籟,明月自寫天容。貧家何以娛客?但知抹月批風。
三更邊月斜,戍客夜思家。瓜期殊未及,腸斷聽悲笳。
松房小小雨留客,竹徑深深鳥喚人。爛醉不知三月暮,等閒又是一年春。
試說棲真是若何,鐵牛安臥到新羅。個中消息憑誰會,古廟緣墻長薜蘿。
夜豁山窗坐泬寥,一尊月下酹江濤。縱橫龍尾霜痕斷,彷佛虎牙云氣高。誰云魂魄猶思沛,細看荃蘅忍反騷。百五十年真夢耳,古槐殘蟻黑于毛。
去官留犢記當年,爭道沽廉未足賢。自已不能嫌勝已,幾人歸去汎空船。
孤云曾不住,何事倦飛還。道氣看眉宇,禪心問骨山。試琴魚出沼,鍊劍虎當關。余亦逃虛者,相期白社間。
夜久境逾靜,居然庭樹秋。氣機發群動,時節無淹留。涼露浴蟾彩,浮云澹河流。微生競如發,瀰思志常周。精爽一以竭,榛煙蔽前丘。道貴善持養,日入當偃休。寄言學仙子,文字徒冥搜。
妾在舂陵東,君居漢江島。一日望花光,往來成白道。一為云雨別,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飛,相思愁落暉。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